说到教育孩子,母亲可称得上是“专家”。
从十九岁开始教书至今,母亲可谓是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甚至连老舅和家里的几个亲戚都曾经拜读于母亲门下。母亲常说,“教书育人,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且育人往往比教书更为重要。”当了一辈子教师,母亲从不一味地追求学生们成绩上的优异,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她眼中的“好学生”。
在我和姐姐心目中,母亲是不怒自威的。我曾经接触过不少老师,对待学生严加管教,而对待自己的孩子却纵容溺爱;对待不同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方法,而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母亲不然,对待我和姐姐的教育,秉承了伊人一贯的师者风范,甚至更为严厉一些。小时候,调皮的我经常很“怕”她。这种“怕”里有着很多敬畏的成分——不是因为怕挨打,而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母亲所要求的“好”。母亲对我们的管教虽严,但极少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印象中,母亲只打过我两次,都是因为我很小的时候调皮不懂事惹下的,长大后母亲再没动过我半个指头。她从来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话,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母亲都是“以理服人”。凡事摆事实,讲道理,尊重别人,哪怕是再小再不懂事的孩子,母亲都懂得倾听他的心声,然后再说服教育。这样的结果总能让人心服口服,以至于工作后我当了法官,常觉得母亲比我更适合从事这项职业。
在母亲眼里,没有不可救药的差学生。那些别的老师眼中的所谓“差生”,不过是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已——要么学习成绩差些,要么行为规范差些,仅此而已。母亲总相信孩子有着纯良的天性和童真的心,她总能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并且非常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偏不倚。很多孩子上别的课时闹得天翻地覆,唯独在母亲的课上异常专注乖巧。不少老师慕名向她取经,母亲总是莞尔一笑,说:“像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学生就好了,对自己的孩子能容忍他们犯错,对学生也是一样,毕竟都是孩子嘛!孩子若都不犯错误,要我们老师干吗?”这些话听来朴素,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就会有颗豁达的心;明白育人是老师的本分,就会省去很多抱怨。
母亲如是说,做得更为精彩。我虽不能时时看到她怎样对待学生,但却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味母亲独有的魅力:让别的老师甚至家长都头疼的“捣蛋鬼”看见母亲上课时咳嗽,偷偷从家里拿来鸡蛋送给她补身体,因为他眼中的母亲是唯一能在他诸多缺点中发现优点的人,而且对他和“好学生”一样友善;孤僻的孩子跟自己父母都不愿说的悄悄话,却唯独可以对母亲敞开心扉,放学后独自说给母亲听,甚至喊她“妈妈”……母亲常说:孩子最纯净,只要大人懂得“用心”去对待孩子,孩子是会用更多的爱心来回赠你的。
懂得倾听,多把目光放在别人的长处上,是母亲在教育理念方面带给我的深刻感触。有不少老师习惯性地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母亲则不然,她非常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对每一个孩子,她都用心去调动其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言传身教是一方面,更多的时候,母亲给学生们的是肯定与鼓励。学习好的,母亲表扬其成绩优异;学习差的,母亲肯定其努力与进步;严于律己的,母亲称赞其自觉、树榜样;活泼好动的,母亲肯定其机敏灵巧……在母亲眼里,真的没有差学生,只有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别。虽都是这同一个“差”字,但音调的平仄却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含义。从教三十余年,母亲教过的学生最后都成了她的孩子,甚至朋友。在我看来,母亲有着“超人”的记忆力——与阔别近三十年的学生在故乡偶遇,母亲竟然脱口叫出已人近中年的学生名字;我的同事碰巧是母亲的学生,回家和母亲说起时,她竟然能叫上人家的小名和其哥哥的名字,以及两个孩子上学时的特点……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真的是母亲记忆力过人吗?其实归根到底,皆源于母亲对孩子付出的那份真心。她从不给孩子“定性定格”,而是给与他们无尽的爱心、耐心、诚心与希望。
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那时她刚刚调任到一所新的学校,那里的孩子们欺生且顽劣,他们把教室的门板全都拆掉,再重新拼凑整齐,让老师推门时有个“破门而入”的效果。他们要给第一天上课的新老师来个“下马威”,想以此吓唬吓唬她,从而放纵自己的“自由”。果然,母亲推门欲进班时,门板“哗啦”一声碎了一地,但母亲并没有因此而大发雷霆,而是泰然地将零乱的门板用脚拨到一边,若无其事,微笑地走上讲台。只那一次,就把学生给镇住了!当初那么顽劣的学生,最后竟被母亲教得爱上了学习。问到母亲那班上的学生有多“坏”时,母亲笑着说:“不是‘坏’,是淘气,因为他们很活跃,特别聪明。”母亲就是这样,轻描淡写就回避了学生的刁钻发难,一心巧妙地维护着学生的尊严。
母亲常说,对待孩子要尊重,万万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要多引导、表扬和鼓励。现在人们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很少有人能一直这样做下去,我也一样,孩子调皮捣蛋时难免会发脾气。而母亲却真的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退休后,母亲帮我和姐姐带孩子,两个孩子都和她最亲,因为他们总能在姥姥那里得到很多的表扬,不用打一下,孩子们照样非常听她的话。我们常开玩笑说在母亲眼里全都是“好孩子”,母亲认同,却并非没有原则,而是自有她的道理:没有坏孩子,只有教育不当的家长和老师。
读书时,母亲曾教我学知识,育我做人,如今,她又为同样身为母亲的我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在母亲的影响之下,我愈发懂得要用赞许、肯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任何进步,同样,也要用宽厚仁爱的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错误。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明赞美的力量:同样的两瓶水,每天都对其中的一瓶反复责骂甚至诅咒,却对另一瓶水赞美表扬,一段时间之后,受责骂的水先变浑浊,最终发臭,而受赞美的水却满富生机,清澈明净。水如此,孩子亦会如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扮演好这个重要的角色,很多身为父母的人却并未仔细考虑过。或许我们可以从今天起,从这一秒开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如天使般纯真的孩子,从他们的调皮破坏中看到聪颖的潜能,多给他们支持与肯定,让孩子在鼓励中进步,在称赞中提升跨越。
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