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特别流行一句话:别人晒什么,就是缺什么。微信朋友圈已变成一个扰人的虚拟空间,朋友圈背后的真相并不总是与我们想象的一样,脱离微信朋友圈,回归现实,看清现实吧朋友!下面一起随留学群小编来欣赏关于朋友圈“回归现实”的话题作文吧。
回归现实 朋友圈 话题作文1:觉得别人晒,可能是你缺
前段时间特别流行一句话:别人晒什么,就是缺什么。
而这件事残酷的真相却是:我们觉得别人在晒什么,经常就是我们缺什么。
我刚工作那会儿,每个月领着400块钱工资,每天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早上买份报纸,然后在办公室里给大家轮番传阅,那感觉自己就是上帝。仿佛他们读的不是报纸,而是我的施舍。
结果偶然听到,同一个办公室的小姑娘说自己每天早上的早餐是肯德基,立刻就让我的世界崩塌了。这种崩塌事故立刻转变成了自卑,自卑立刻进化成了鄙视,觉得不可能,每天早上吃肯德基,那她得多有钱呢!
我吃不起,她吃得起,我就觉得她在晒,她在显摆。
因为她拥有我无法企及的生活,那不是晒是什么?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富二代”。
后来我在论坛上遇到一件类似的事情,一个人发帖子说自己本来要去买奔驰,结果路过保时捷瞄了一眼,就顺手买了一辆911。果不其然,帖子下面全是骂他吹牛的人。
后来,人家晒了一下家里的车才知道,911对他来说,确实是顺手。因为他爸是重庆力帆的董事长。
试想,我也经常顺手买911,我绝对不会觉得他说这个话是晒。因为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这样的生活场景,我想象不出那是怎样一种随意。我就会认定这是晒。其实,人家顺手买辆911,跟我顺手买几头蒜,没什么太大区别。
iPhone现在对有些人来说也跟买头蒜没什么区别,但对于需要卖肾买iPhone的人来说就是显摆,何止是显摆,简直就是晒肾。
带着这个思路再去看看你的朋友圈。
如果你没有男朋友,别人在朋友圈里发跟男朋友吃饭的照片,那就是晒幸福。但是对她来说,那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因为你缺少这种幸福,你就觉得对方在晒幸福。
如果自己没法出门旅行,看到别人在发旅行的照片,那就是晒旅游。但对方不过就是想记录下旅游的过程和体会。这对于你一个苦逼呵呵每天只能加班的人来说,当然是晒。
自己如果没有孩子,看到别人总发孩子的事情,那就是在晒娃。但那是对方作为父母,最自然的情感表达而已。
自己如果没有美貌,看到别人发自拍,就觉得那是狐狸精。但你有没有想过女人嘴里的狐狸精,往往都是美女这个事实。其实,人家就是随便化了点妆而已,你就假想对方美图秀秀了千万遍。因为你是丑半球的人,你就觉得帅半球的人都在晒,却忘记了人家本来就帅这个事实。
自己没有房子,看到别人家新房装修,就觉得那是在显摆。但人家仅仅就是想记录下装修的过程而已。
所以说,不要在苍蝇面前拉屎,因为对于它来说,会觉得你是在炫富。
如果当我们想评价别人为“晒”的行为时,懂得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别人的条件,才会觉得别人“晒”的。
如果是,要发奋图强,不能学阿Q,自己意淫着别人的心理状态,然后在别人评论里委婉地留下刻薄的话。
看到别人的生活,能理解。
反思自己的生活,能自省。
哪怕别人真的在晒,我们也觉得是稀松平常之事,这才是高境界。
回归现实 朋友圈 话题作文2:刷朋友圈并不能逃避孤独
在近期的《高等教育纪事》杂志的网站上,你会读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少女在1个月里发送了3000条文本信息。这意味着她平均每天发送100条信息,或者每10分钟的谈话时间里就发1条信息。因此,自然而然地,她很难有超过10分钟的独处时间。这意味着她从未独处过——也就是只与她的思想、她的梦想、她的担忧与期望做伴过。
纽约大学的约纳森·齐玛曼(Jonathan Zimmerman)教授指出,四分之三的美国青少年都把自己每一分钟可用的时间,泡在“脸谱网”(Facebook)或“我的空间”(MySpace)之类的网站上:聊天。他认为,对今天这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而言,聊天网站就是新型的致命毒品。你听说过人们戒毒过程中的那种痛苦吧,年轻人以及不那么年轻的人都一样,沉溺于其他的毒品而不能自拔。
在我们这个无法预测、惊奇不断和极为陌生的世界里,日后会孑然一身的可能性真的会让人感到恐惧;一个人能够找到很多理由把独居视为一个极度不安、危机四伏又不寒而栗的情形。“随身听”是第一种可移动的设备,它的发明者和销售者向客户允诺:“(你将)不再孤单!”只要你想,它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通过它去“聆听世界”。他们知道街上有上百万人觉得孤单,他们不喜欢孤单,认为它意味着痛苦和与人格格不入;孤单的人不仅仅没有人陪伴,也会因为没有这种陪伴而悲伤。由于一天到晚家里都是空荡荡的,每间房里都是电视机,没有厨房,也没有餐桌、没有他人的陪伴,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
他人陪伴消失后留下的空虚,并没因为依赖随身听不停地发出的噪声而有所减轻,反而只是加重了这种空虚。那种经常性已经过去消失,日益为人们所怀念的陪伴,越来越被人们思念,现在好像回来了,尽管是通过电子屏幕而非木门,以一种新模拟或数码的——但这两种情况都是虚拟的——化身形式出现的。
首先,不再会孤身一人了,永远都不会。每一分钟——1周7天,1天24小时——只需要按一个键,你就可以从众多孤独者那里获得陪伴。其次,与他人建立关系而不用被迫进行交易,不让自己受人胁迫,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旦出现向这种交易转向的不好征兆,所谓的“关系”将立即破裂。因此没有风险,也不需要借口,道歉或撒谎;只要指尖轻轻触动就已足够,完全不费辛苦也不承担任何风险。即便你坐在拥挤的屋内,或者在人声鼎沸的大型购物中心闲逛,或者与一大帮朋友、游伴在街上闲逛,你也可能心存此念,自娱其中。
那么这就是人间天堂吗?梦想照进了现实,那最后呢?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互动中难以释怀的矛盾心态——既令人欣慰又让人兴奋,却让人感觉难以处理又陷阱重重——最终又该如何解决?关于这类问题的观点仍然是分裂的。然而,似乎超越争议的是,所有这些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一旦你“永远在线”,你就可能不会完全和真正地孤独。此外,如果你从不孤独,那么如齐玛曼教授所说:“你不太可能拥有读一本书、画一幅画、窗边远眺或者想象其他人而不是你自己的世界的乐趣……你不太可能与周围的真实人物进行沟通。当朋友只不过是一次点击,谁还想要与家庭成员进行交流呢?”
逃避孤独,你就放弃了在旅途中独处的机会:只有在这个高级条件中,一个人才可以“集中思考”、沉思、反思、创新——因而在最后赋予交流以意义和实际内容。但如果你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那么你就永远不知道你已经放弃的、丢掉的和迷失的东西。
回归现实 朋友圈 话题作文3:我们都爱上了朋友圈里的虚伪
微信朋友圈已变成一个扰人的虚拟空间。
前几年微信刚兴起时,我们视之为一种朋友间的“半私密”空间,经常是随时想到什么、拍到什么就随手往微信上一发。后来微信好友积累渐多,除了普通朋友之外,也有同事。无论关系好不好的,都是一通猛加,故此,工作上的事情渐渐不愿意在朋友圈提及了,怕得罪人。这成为微信生活“虚伪”的起点。
随后,单位领导也加了微信,“畅所欲言”的空间更小。毕竟,“牢骚太盛防肠断”嘛。不仅如此,说话谨慎的同时经常还得主动转发一些领导发的正能量段子,又是点赞又是留言的,总是期望能借此获得领导的某种认同。微信圈的“虚伪”自此愈演愈烈。
再往后,微信加的好友日积月累,从家里的亲属到饭桌上认识的酒肉朋友,从学生妹到企业家,可谓鱼龙混杂、物种丰富。发展至此,至少我已经在朋友圈中彻底放弃了“自我展示”,干脆每天就转发一些鸡汤段子。像鸡汤这类的内容,不能说大部分人喜欢,但至少谁都不得罪。
另外,我有些强迫症似的特别注意朋友圈中发的内容的质量,即使发一句简单的文字,内心也打了长时间的腹稿:这样说话,谁谁谁应该会喜欢,同时也不会令谁谁谁反感。对了,我不应该遗漏微信群和好友分类的功能,它直接让我的微信生活从简单舒适变得复杂心烦——不仅得考虑各色人等的感受,还得分类发布内容。生活的哪些方面适宜展现给哪些相应的人看,这种微妙的分类、计算、发布,占据了不少时间。
不得不说,呈现在微信圈中的自己距离真实的自己,已渐行渐远。我们日益熟练地利用网络和移动端平台来伪装自己、讨好别人、谋求人际资本……真实的自我形象却如风中的烛光般闪烁不明。微信朋友圈真的让我们变得更“虚伪”了吗?
如果答案是一个简单的“是”,那么未免有些流俗。实际上,不妨反问,在微信出现以前,我们的生活真的要比现在“真实”,或者说“不虚伪”得多吗?这个问题是值得深入讨论的。过去,受技术所限,人与人的交流,必须“面对面”。然而,近距离交往时,我们其实也有着微信朋友圈一样的“虚伪”,比如刻意的着装、说话比平时温柔一万倍、脾气变得极好、健谈、慷慨,但说穿了,你自己明白,生活中当你独处之时,以上的“美德”你其实通通都不具备。只有当需要为了人际关系而“表演”时,你才会成为一个称职的生活的演员,一个更“好”的人。
在特定社会场景下,我们的“真人表演秀”几乎也是和微信朋友圈一样的模式化。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将我们在生活中的表演称之为“前台”。他观察到了真实生活和戏剧表演的某些共同之处:为了特定的目的,人们总是在生活中为自己涂脂抹粉,培养各种礼仪和谈话技巧,通过阅读和学习来获得谈资,凡此种种,构成了我们对外的“公共人格”。这种“公共人格”就是我们人生自我展示的一块广告牌。我们塑造自我角色形象,并透过它被周围的人知晓,从中,我们积累下了人际资本,博得了重要人物的好感,为自己获得机会并维持这一形象。这便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很难说它是不虚伪的。
而戈夫曼也注意到,对于我们这些人生的演员来说,“前台”之外,还存在“后台”。那“后台”就是我们“卸妆”的地方,把自己从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和公共人格的表演中暂时解脱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人而存在的时刻。通常,这个时刻不会很多,除了自己和关系极密切的人以外,不会有更多的人看到。
戈夫曼的这套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移动网络的出现似乎让我们的“前台”以一种可怕的速度在延展,而“后台”的空间则在不断地退缩、减少。讨论这一问题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回答本文开头关于微信是否让我们变得更加“虚伪”的设问。如果我们把“虚伪”等同于“前台表演”时间的增多,那么我们将看到,在微信朋友圈的“绑架”下,我们每天几乎24小时都处于“前台”。早上起床微信自拍刷脸,每去一个地方都打卡签到,时而低调炫富,时而转发看似寓意深刻的鸡汤文。在这八万四千六百秒的时间内,每一秒钟几乎都贡献给了此类廉价的表演。说实话,悲催的真相是,我们的内心一如过去那样热衷于表演,只是现在表演的成本和门槛更低:几张PS痕迹严重的照片、几则转帖、几帧模糊不清的场景,塑造出了我们微信时代的公众形象。换个说法,这叫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于今确实是落伍了。后起代之的一个词是:O2O,中文翻译为“从线上到线下”。当我们对着社交网络热烈表演一通之后,却又发现,无论时代如何倾向于“线上”,但戈夫曼所说的“前台表演”仍然具有确凿无疑的“物质性”和“现实性”。于是,我们尽力使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形象符合微信中的虚拟表演,以打通所谓的“O2O闭环”。其实这就是创业课堂里所宣讲的新商业模式的社会学基础,无非是两种“表演”的交融结合。假如我是一个厨子,那么我不但得菜做得好吃,而且需要在朋友圈里体现出“我是个厨子”。否则,我就不算一个特别称职的厨子。
回归现实 朋友圈 话题作文4:陈道明没那么完美,朋友圈没那么幸福
朋友圈里经常转发一些写陈道明的文章,称他“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了”。
我始终怀疑这描写的不是真实的陈道明,而是某个记者,或者写手,根据采访或者道听途说后编撰的文字。
几年前,在海南三亚机场,我偶然碰到陈道明。他矮矮瘦瘦,一身黑衣。给几个认出他的粉丝签完名后,匆忙走出机场,钻进一辆商务车。
透过车窗,我亲见:陈道明点上烟,大口大口地吸。和其他坐了几小时飞机憋得难受,出了机场赶紧过瘾的烟民,毫无二致。
我们喜欢陈道明的表演,于是乎,倾向把他意淫为完美男人。
我们经常通过别人的外在,来判断他们的内在,以为看到了全部。
而阳光之下,或多或少,人们都在表演;阴影之中,不为人所见的,才是真实。
人们通常会低估别人的苦难,高估别人的幸福。这个错误认知导致更大的孤立感和对生活的低满意度。研究表明,花过多时间浏览社交媒体,包括微博和微信,会提高孤独感,降低满意度。
视自己的生活比别人的悲惨,这个倾向可能是原因之一。
这不仅适用于陌生人,对邻居,同事,有时甚至是熟悉的朋友和家人也是这样。
在《以正念应对焦虑》一书中,心理学家苏珊·奥斯陆和丽萨贝斯·茹默尔描述了这个发现:我们经常通过别人的外在,来判断他们的内在。但往往惊讶地发现,某个同事有自杀想法,一个邻居有酗酒问题,或者街角那对幸福的夫妻有家庭暴力。当你和人们一起坐电梯,或者在商场排队时愉快交流,他们看上去平静,可控。外在的表现不总是反映内在的挣扎。
其实,谁的生活都不易。外表光鲜靓丽的姑娘,或许正受脚气的困扰;溜光水滑的小伙儿,也许正被胃病折磨。
每个人都有头痛之处,都被自己的苦难考验,都被生活的需求淹没。
你可以在街上随便抓一个人,走进任何一间办公室,或者任何一个家庭,无论遇到谁,这都是事实。
天津科技馆有一组作品,我特别喜欢。
在光的照射下,观众在前面看到的,是温馨美好的场景。而屏幕后,只是一堆破铜烂铁。
阳光之下,或多或少,人们都在表演,往往美好而幸福;阴影之中,不为人所见的,才是真实,往往丑陋而不堪。
所以,再看到朋友圈的图片,不必太羡慕,他们一定没有晒的那样幸福。
你尝各种大餐,我吃酱油炒饭;你行天高路远,我窝方寸之间;你晒大幸福,我享小确幸。
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各安天命,冷暖自知。
回归现实 朋友圈 话题作文5:网络世界“断舍离”
早上被闹钟叫醒后,王欣欣总是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数十个微信群的右上方显示着“小红点”——这一夜,大家又没少聊。
王欣欣是广州某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工作5年来,由于要经常去发展新客户,交际圈越来越广。
“以前大家见面总是先递名片,现在成了互加微信。没多长时间,我就被生拉硬拽进了五花八门的微信群,粗略一算竟然有60多个。”王欣欣说,“虽然设置了群消息免打扰,但只要打开手机,看见微信群右上角提示有未阅读信息的红点,总得打开吧?如果遇上乘坐飞机或开会,几个小时不看手机,就担心漏掉了重要消息。还有,因为在微信群里的留言2分钟后就不能撤回,在群里说什么话,总要小心翼翼,一旦说错话,心理负担特别重。”
“有人说,一个人在微信群里有多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多无聊。”王欣欣认为,在微信群里不应过于活跃,否则会给他人带来烦恼。比如单位群、部门群的建立本是出于工作需要,可一些人喜欢下班时间仍在群里跟同事谈论工作情况、向下属询问工作进展甚至分派任务,这无疑会增加别人的压力。还有一些“群友”,喜欢在工作群里谈私事、晒私照,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总有人爱a在工作群里谈论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话题,其实是混淆了工作群和朋友群的界限,也会对群里的其他同事产生干扰。“有了单位群、部门群,大家上班在一起,下班回到群里,还是在一起,都‘审美疲劳’了。”
由于微信群对拉人入群没有特定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当群主、随时建群,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被莫名其妙拉到某个群里的经历。然而,“朋友的朋友”却不见得是我们想要结识的朋友,“工作群”与“朋友群”的界限也不能混淆,对这样的群,该不该退出?
最开始,如果退出微信群,系统会在群中提示“×××已经退出了群聊”,碍于面子,很多微信用户不好意思退群。想到有些群实在太烦人,王欣欣还在网上找到攻略,把自己在群里的昵称改成“有人”,这样退群时就会显示“有人已经退出了群聊”,就显得没那么尴尬了。
今年初,微信更新了功能,退群后群内不会显示任何提示,解决了退群者的顾虑。“我马上清理了几十个不太熟悉的群。”王欣欣说。
最近,王欣欣在网上看到一个很火的词叫“断舍离”。这一概念原意为鼓励人们舍弃家里不需要的东西,却让她立即想到了每天早上多达数百条新消息的微信群。
“网络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繁杂的信息压力,也需要‘断舍离’。”王欣欣说,狂轰滥炸的微信群要坚决退出,半死不活的“僵尸群”也别留恋。“一口气退了几十个群后,我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失落,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