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由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中秋节》三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愿大家喜欢!!!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秋节 作文(一)
中秋节,顾名思义就是和家人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过后,大人们都忙着收拾屋子,可我还在游手好闲,我觉得大人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布置节目“会场”,那就让我来吧!首先,我先把茶几摆在窗台下,这样利于赏月;然后,我跑到厨房,开始洗苹果、葡萄、桃子和梨,并把洗好的水果分别装在四个盘子里;接着,我又把月饼单独放在一个盘子里;其次,将所有装满水果、月饼的盘子端上茶几;最后,在茶几旁边摆好椅子。虽然爸爸没有与我们过中秋,但是我也把他的椅子摆上了。
大概九点半吧,大人们忙完了手中的活,我们就坐在椅子上开始吃月饼、吃水果、赏月……这时,我想到了爸爸,他们执行任务远在新疆,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有句古诗说的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是否也能吃到美味的月饼,是否也能看到这美丽的月亮呢?我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又大又圆,我似乎看到月亮上有一颗树,树下的玉兔活蹦乱跳,我多希望玉兔能飞下来,把美食与祝福带给我亲爱的爸爸。
这个中秋节是特别的,我也不知道今天我的心情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开心的是我为家人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开心的是爸爸没有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我希望明年的中秋节,我们家是团团圆圆的。这个难忘的中秋节我不会忘记,直到永远、永远……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秋节 作文(二)
今天是月亮最圆的日子,今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今天是吃月饼的日子。没错,今天我们迎来的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就是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月饼的品种多样,味道各异。今年,我特地挑选了一个“空心月”来吃。“空心月”看起来像个胖胖的圆月亮,但实际上就是薄薄的一层,里面空空的,什么馅儿也没有,只有一点点红糖附在里层。外层有一面上密密麻麻地撒满了白芝麻,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脆脆的、香香的,别有一番滋味。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月亮正好是在八月十五中秋当日圆的,如果错过了这个赏月的好机会,就得等到8年后才有机会了。所以,吃过晚饭,我就拉着妈妈去广场赏月。一路上,凉风习习,吹送着秋天的气息。一抬头,我就看见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挂在半空中,浅黄浅黄的,好像还笼着一层薄薄的轻纱,虽然明亮但并不刺眼。走着走着,月亮竟然不见了。哦,原来它躲到高楼的后面去了,难道是我们一直盯着它看,它害羞了吗?还是,它想和我玩捉迷藏呢?
今天的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摊上的物品琳琅满目,舞台上的魔术精彩纷呈,广场上的行人流连忘返。但,美中不足的是,广场上竟然看不到月亮。所以,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决定回家,到阳台上继续看月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偶然回头,发现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爬上了天空,正在身后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呢!它原来的那层轻纱似的黄晕已经褪去,比先前白了许多,也亮了许多,就像一个亮晶晶的白玉盘嵌在天幕上。那温柔悠远的清辉,仿佛在祝福天下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算中秋节过去了,这轮光彩夺目的明月也会久久地刻在我的心里。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秋节 作文(三)
“日穷淮海满如霜,万到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这是宋朝米芾写得一首赞美中秋节的诗。那你们知道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大节,它代表全家团圆,寓意 美满幸福。据说,中秋节这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大、最圆、最漂亮的一天。在外不能回家的游子会很思念家人,因此中秋节的风俗有:吃月饼和赏月。
中秋节那天,爸爸端来了我们都爱吃的香喷喷的月饼。因为好吃,所以我和妈妈唯恐落后,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眼看只剩下一个月饼了,我眼疾手快地夺了过来。刚想吃,突然想到:“我不能太贪吃,妈妈才吃了两个,给她吃吧!”我把月饼给妈妈吃,妈妈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月饼后,我们开始望天赏月。圆圆的月亮,使我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它像一颗硕大无比的宝石,在天空上利用星星的照耀发出万丈柔和的银白色光芒,给大地铺上银色的地毯,朦朦胧胧的银光让大地显得更加变化莫测。
此时,我仿佛隐隐约约看见了月中嫦娥。只见她迈着轻盈的脚步,穿着七彩的衣服,系着五色的彩带,抱着白如雪的玉兔,用优雅的嗓音轻轻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
我们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下个中秋节什么时候才能到呢?这时候耳旁好像传来了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月月儿圆呀,爷爷教我打月饼啊,月饼香又甜又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