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追风筝的人》的读书笔记

字典 |

2017-12-12 16:51

|

【 liuxuequn.com - 读书笔记 】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于2003年出版,连续两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精心地准备了关于《追风筝的人》的读书笔记,以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一】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他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与侮辱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

  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作者用细腻平淡的笔触,为我们真实的还原了阿富汗喀布尔,娓娓道来一段人性的救赎。语言平实而力透纸背,感强烈真挚而不造作,仿佛一位老朋友向你诉说他曾经的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铭刻在心底的声音是永恒的忠诚誓言,哈桑坚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从一个少年的眼中直达另一个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来不停歇地煎熬拷问着懦弱的灵魂。亲情、友情,欢笑、背叛,汗水、血水,树荫倾泻的阳光,顺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贵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独自咽下的泪水,难以置信的身世,执着奉献的生命,连同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宗教信仰与真诚热情缠绕,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长的交响曲:"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二】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不知打湿过多少曾看过这篇小说的人的眼眶。

  追风筝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奇怪的标题的时候,我有些茫然,风筝需要追吗?为什么要追风筝,原来这是阿富汗的习俗,每年初春,会有盛大的风筝节,许多的孩子会把使出自己积蓄了一年的力量来使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每一只风筝线的尽头都有一个勇敢的斗士。当然,所有的风筝要在天空中进行决斗,就像一场盛大的搏斗,你必须要把你周围所有的敌人消灭光,你才能胜利。这在我看来,是一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或者游戏,但在阿米尔那个时候,这对他来说具备着无尚的重要性,因为爸爸,因为父爱,他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获得父亲的赞美和笑容,不再是鄙弃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而追风筝,也相当重要,你抢到了最后一个被击落的风筝,那也预示着莫大的荣耀和完全的胜利。于是哈桑,便担当起了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只被阿米尔击落的风筝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发,一切一切的悲伤的来源都在此处慢慢浮现。

  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为了捍卫这个蓝风筝,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也想得到这个蓝风筝的坏小子阿塞夫和他的党羽侮辱,这是阿富汗男人最大的羞辱。这时,阿米尔就躲在旁边观看,孱弱的他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个蓝风筝让给阿塞夫。于是,哈桑就沦为了阿米尔的炮灰,他付出了鲜血、创伤和荣誉,而换取的只是阿米尔与爸爸亲近的愿望得以实现。当躲着看哈桑被阿塞夫凌辱时,阿米尔一时成了"种族主义者",他先是觉得为了用蓝风筝赢取父亲的爱,牺牲哈桑是必须的,接下来,当心中出现一刹那的犹豫时,他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想着哈桑对自己忠诚,自己却背叛了他,阿米尔充满了负罪感。事后,阿米尔多么希望哈桑能责骂他,甚至能够打他一顿,而哈桑并没有这样做,还是像以前那样忠诚。越是这样阿米尔越觉得负罪感深重,为了减轻良心的折磨,他便疏远哈桑,最终设计陷害了哈桑,导致阿里不得不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的家,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阿米尔的父亲亲在知道哈桑离开后嚎啕大哭,阿米尔一直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后来,俄国侵占了阿富汗,战争使这个国家满目疮痍,不得已父亲带着阿米尔四处避难,最终到了美国,在那里阿米尔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了家,父亲因为癌症的折磨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但,正如一句话所说:生命在于折腾。一场命运的救赎再次开始。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

  当他为索拉博放出久违的风筝时,他是否释然了呢?当他恍惚间看到那个拉着风筝线的兔唇少年时,他是否涌起阵阵思念了呢?当风筝掉落,他为索拉博去追时,“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否勾起了他最美好的回忆呢?他是真的成长了,或许就在踏上营救索拉博——那条重新通向好人的路上时。

  “为你,千千万万遍!”无论何时,这都是最动人的句子,任时光流转,任沧海横流。这是哈桑对哈米尔未曾改变的承诺,也是阿米尔对索拉博对哈桑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救赎。时过境迁,那风筝依然高高地飞起,那么远,那么美……所有的遗憾,忏悔,恩恩怨怨,都随风飞走,只是这样的一个声音在空中久久回响:“为你,千千万万遍……”

  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一种对希望的寄予。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三】

  电子书一个最大的问题似乎不仅仅是名字,还有缺头少尾的,很多推荐还有封底的评价都是一定缺失的。有点遗憾,所以真正的好书还是要买本实体的收藏才好。

  来自维基百科和百度的内容可以完整地概括小说的内容,这省却了我的时间。这本小说多年前流行,讲述的是个悲伤的故事,所以我十分抗拒。现在分析自己的心理也是一种缺失,对悲伤结局的恐惧感。

  这本小说无疑带有自传性,作者本人就是从小自阿富汗逃离来到美国,在异国他乡生长而对于祖国的变化无能为力,必定会带来种种情感上的纠葛。阿米尔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年少的富家男孩,远离故土,在文化迥异的美国成长,还要背负始终沉在心底的负疚与自厌。多年后他父亲的好友拉辛汗说“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才救赎了他;真正救赎他的,是多年后面对邪恶的阿塞夫,他终于勇敢地站了出来,为哈桑的儿子、他的侄子。那一刻,从12岁起就压在他以上沉重的负疚终于卸下。

  这本书的最重要价值无疑是表现阿富汗人民的痛苦,来自宗教、种族、战争这些令人无力无奈的,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似乎天生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看到哈桑自小就十分认命知足的样子,阿米尔总是感情复杂。一方面他享受了贵族优越的生活与地位,另一方面他爱哈桑,又为他生活悲惨而自己无能为力痛苦。这也是阿富汗人的痛苦,与生俱来的阶级和命运;还有妇女地位的低下,作为女人名誉不能有任何的损失,即使是流言蜚语也点足以能毁掉一个人。阿米尔的妻子少年时曾经有私奔的经历,导致她几乎永远不可能找到丈夫。对阿富汗人来说,美国的自由平等可能类似天堂,可作为穆斯林,在美国生活所遭遇的待遇也是另一场灾难。

  对我触动良多的是阿米尔内心的痛苦。他总是对哈桑情绪复杂,一方面他们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可社会的价值观令他不能真正接受哈桑作为平等的亲人;另一方面哈桑对他全心全意的热爱与付出又加倍令他内疚与痛苦,“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最后追风筝时说的,也是哈桑对阿米尔全部的热爱。然而这种热爱在阶级与种族的阴影下,就扭曲成哈桑始终把自己低到尘埃中去,以至于宁愿独自承受诬陷和驱逐而一言不发。

  在这种复杂纠葛的情感中,阿米尔最终被自己的懦弱战胜,他目睹了哈桑被坏孩子阿赛夫性侵了全过程,而没有站出来。而哈桑应该完全知道也没有说出来。在他们二人的心里,应该都是极度痛苦的,尽管这种痛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痛苦。哈桑的表现是在逃避后试图挽回他们的关系,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而阿米尔的内疚则表现在无法面对,他选了一个最糟糕的方式:诬陷哈桑偷东西。每一次都只会更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懦弱的一面。阿米尔的懦弱显而易见,而他一向敬重的父亲也有自己懦弱的一面。也是给他自己和阿米尔以及哈桑都带来更大痛苦:隐藏自己的错误。阿米尔直到受到拉辛汗的招唤重返阿富汗时才知道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个出生后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的兔唇男孩,最后为他的“老爷”和“少爷”的房子而死的男人。这个故事真是一直一直令我泪流满面!

  拉辛汗的话,“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阿米尔的父亲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当年与仆人的老婆通奸而内心惭愧,所以引发他不断地做善事,从而真正造福穷人。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他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宽恕自己,更没因别人的赞美而感到解脱,痛苦一直如影随行。

  “如果你可以的话,宽恕你父亲。如果你愿意的话,宽恕我。但最重要的是,宽恕你自己。”

  似乎哈扎拉人只有永无止境的痛苦,当阿米尔终于重返喀布尔,当年的家园已不复见,曾经他们的房子、被哈桑用生命付出的家已经被塔利班占用,到处伤痕累累。街上乞讨的人曾经是大学教授,竟然还是阿米尔母亲的同事!悲惨永无止境,哈桑的儿子又落入阿赛夫的手中,阿赛夫已经变成恶魔一般的人物,以杀人为乐。这究竟是他足够邪恶还是塔利班太可怕还是二者皆有?

  哈桑给他的儿子取名“索拉博”,这是他们小时候总会读的一本书里英雄的名字!泪水怎能止住?索拉博继承了哈桑英俊的外貌却惨被阿赛夫当成玩物,对梦魇般的经历的恐惧最终导致他的自杀。阿米尔在那一刻终于向真主叩拜祈求。我不知道这是宗教的神秘力量还是人的无助到了极致。

  如果最终要概括这个故事,除了表现阿富汗近几十年的动荡与痛苦,宗教、种族、战争,这些我们人类人为的观点与行动,似乎除了拉扯我们、带来无止境的痛苦之外,我看不到令人愉快与向往的东西。宗教似乎美好,却在不同宗教间带来血腥。种族无法融合而只会带来憎恨与杀戮。还有战争,除了自我毁灭没有其他的意义。

  最后,总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地想着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书信 | 日记 | 通知 | 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书笔记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书笔记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qun.com/z/3511533.html
延伸阅读
作为一名初中生多读一些书籍是对自己有着很大好处的。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初中生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初中生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2020-05-14
在品读一本书籍时想必有着很多的收获,不妨分享一下。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学生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2020(
2020-05-14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读三国,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读三国,让我们一起学习它里面的军事思想。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2020-05-13
很多人读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都为里面所讲的故事而唏嘘不已,也有很多人为里面的主人公而感到惋惜。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骆驼祥子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
2020-05-13
曹雪芹的《红楼梦》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种不同性格的人物,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贾府从兴盛到衰亡的一个过程。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红楼梦读书笔记2020”,仅供参考,欢迎
2020-05-12
我今天看了《爱心树》这本书,里边讲一个小男孩喜欢上一棵大树,他整天跟大树玩捉迷藏,在大树上荡秋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爱心树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一:《爱心
2018-11-06
《白牙》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只名叫“白牙”的狼的成长历程。在常人的眼里,狼通常是冷酷无情,忘恩负义的典型代表。但我却深深地被小说主人公“白牙”的坚强和忠诚所感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
2018-09-20
《非常女生》是杨红樱写的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书内大多是讲的是一些女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非常女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篇一:非常女生读书笔记今天,我读了一本书
2018-10-25
当我们阅读呐喊这本著作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悟出不少道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得许多知识,因此我们要沉下心来认真阅读。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呐喊读书笔记范文”,仅
2020-05-06
读一本好书,必然会让你神受影响,在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来写下你的读书笔记吧!下面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爱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简爱读书笔记范文(一)在文
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