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评论:缅怀一代文坛巨匠余光中

字典 |

2017-12-19 15:02

|

推荐访问

评论余光中

【 liuxuequn.com - 评论 】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评论作文 | 新闻评论 | 时事评论 | 文学评论 | 电影评论

  余先生还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称“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评论:缅怀一代文坛巨匠余光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留学群的作文栏目。

  来源:天府评论

  作者:韦其江

  近日,台湾媒体报道文坛“璀璨五彩笔”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因病与世长辞,余光中去世享年90岁。这意味着一代文坛巨匠的陨落,对世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相信很多人从了解余光中都是从一首叫做《乡愁》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细腻而柔情,真实而动人。作为一个文人,读书人的乡愁就把时间加上去了,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加上沧桑感,乡愁就变得立体。现在这首诗已然表达是两岸三地所有离乡之人的乡愁,谁也没想到在写下这首著名的诗篇时候,仅用二十分钟,并且一气呵成,彰显着“在诗里喊魂,在歌中还乡”,这首诗正如他自己所说非常写实,没有任何浮夸的修饰:小时候在寄宿学校要和妈妈通信;成家后赴美求学,乘船返台;到之后和母亲的永别;最后联想到和大陆的感情,上升到了一个意境丰富的高度,在感情的传递上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绝妙作用,若不是年幼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加之自身深厚的文学功底,又怎能如此迅速写出底蕴淳厚的诗篇?

  回看余先生的一生,充满着动荡和漂泊,出生地在江南金陵,之后因躲避战乱背井离乡,无奈在遥远的异乡度过中学时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本来是应无忧无虑单纯地享受纯真的年纪却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心态,他一心想走出这个因战乱而闭塞的土地,之后的他怀揣着对外面世界探索的心愿考入金陵大学外文系,求学之路中再次因为战争辗转南迁,一直到后来离开大陆在台湾定居。那些逃亡的日子被余先生自己称作是“蒲公英的岁月”,多么形象的比喻,那是孤独与漂泊的心酸。而这些经历所产生的思绪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作品当中,因此余先生的作品风格不是拘于一格的,誉为“艺术上的多妻诗人”。

  这还源于他在西方留学的经历,在美国的求学,让他深受西方思想的熏陶,在他的作品中就体现的很明显,一度主张西化,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对乡土文学态度有所改变,因此在台湾诗坛有着“回头浪子”的称号。余先生的散文内容丰富,用词精致,自然大气注重语言文化,在先生的一篇文章叫做《假如我有九条命》中,用想象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宽度的定义,对所有凡人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一一安排,淡定从容,不慌不忙的缕清生活的千条琐事。先生的文章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让人感到“诗兴不绝则青春不逝”,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让人内心充实,引起情感的共鸣。

  先生在早年采访时曾认为作家的知音一定是他的民族,先生说道:“别的东西都容易国际化,如画家的画,梵高的画,中国人看了也很美,音乐家就更不用说,音乐也容易国际化。唯独文学,它的语言属于它的民族,翻译都会使美打折扣。”这样的民族和文学透彻的关系在先生的认知里达到了如此高的认同度,这区别于很多作家,善于将语言的品格和价值提升到无法衡量的高度。与此同时,余先生还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称“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心系民族,富有担当和使命感,在文坛上创下了不朽的功绩。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余先生写作的四度空间,每个领域都创下非凡成就,他的文学生涯是悠久且深沉的,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上,是文学史上璀璨的大家。如今先生驾鹤西去,文坛上巨星陨落,不过余老为文学史的贡献将会记录史册,万年长青。

  想了解更多评论网的资讯,请访问: 评论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qun.com/z/3551956.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