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荐]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500字5篇

字典 |

2023-02-24 09:21

|

推荐访问

诗三首教学设计

【 liuxuequn.com - 诗词 】

  留学群精选专题推荐:“诗三首教学设计”。

  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工作中会涉及大量文档,第一时间可以去找找有没有类似范文。正确的去运用范文所提供的框架和思路,可以使工作变得更加效率。

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NextPage]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附: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NextPage]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豪迈奔放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请同学们一起读题目《出塞》。揭题《出塞》。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他擅长写边塞诗。选择边塞军旅生活作为写诗的素材。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度阴山度,指越过。银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的意思是: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长征不见归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战的李将军依然健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度过阴山的。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首军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他的诗作多以当时的边塞军旅生活为素材。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心的爱国激情。

  五、指导朗读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七、推荐欣赏:(投影)

  教师导入: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现在老师在为同学们推荐一首歌颂李广的诗作,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篇3】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由三年级学过的《夜宿山寺》引入新课,板书题目《望庐山瀑布》,提出学习任务,讨论学习步骤和方法。

  (读熟读懂想象背诵默写)

  2、读诗,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读熟,为理解打下基础。

  3、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不懂的地方,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如:香炉、生、紫烟、挂前川、九天。

  4、说说诗的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

  5、背诵。

  (1)试背。

  (2)汇报背诵结果。

  二学习《山行》。

  1、导入新课。

  2、试读古诗。

  自由轻声读、指名轮读、分小组齐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3.理解诗句。

  (1)四人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词句。

  学生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各组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2)粗通诗意。

  试着把每行诗的意思说一说,先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4.练习背诵《山行》。

  三、指导感情朗读。

  1.展开想像。

  你看到诗中如画的景色,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再读这两首诗。

  各小组,小组成员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美,读得最陶醉,读得最有滋味。

  3.比较阅读。

  看看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自学与合作学习。

  1.按读、思、背的顺序和方法,先尝试自学。

  2.小组合作学习。

  五、交流与检查。

  1.各小组派代表朗读古诗。

  2.各小组互相提问,教师适当提问,理解重点、难点词句。

  3.各小组派代表说说诗句的意思。

  4.各小组可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背诵汇报。

  六、朗诵、画画。

  1.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配乐朗诵。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3,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色,用笔画下来。

  七、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附: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祖国大好河山

  山行愉悦、快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念家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2、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二)、过程与方法:

  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默写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会背诵、默写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大自然的秀美。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理解“一日还”、“万重山”、“三千尺”、“落九天”的意思,体会作用。

  3、能说出3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一日还”、“万重山”、“三千尺”、“落九天”的意思,体会作用。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整理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指导

  1、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借助工具书或课文插图理解诗歌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学习《早发白帝城》

  1、课前谈话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古诗是一朵特别耀眼瑰丽的浪花。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留下了伟大的诗作,令人读后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吟诵给大家听?

  2、导入揭题

  让我们随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足迹,一起去领略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

  揭题:早发白帝城

  3、检查预习

  (1)、四人小组为单位检查朗读情况,交流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集体交流:

  a组词:

  帝( ) 辞( ) 猿( )

  b、选择正确的读音:

  出发( ) 理发( )(fā fà)

  朝阳( ) 朝代( )(zhāo cháo)

  还东西( ) 还有( )(hái huán)

  重复( ) 重量( )(chóng zhòng)

  间隔( ) 中间( )(jiàn jiān)

  c、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理解诗意

  (1)、说说诗题的意思。

  (2)、看图,自己读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能说哪句就说哪句。

  (3)、同桌互说。

  (4)、教师点拨。

  千里、万重山

  (5)、看图,串连全诗的意思。

  5、朗读悟情

  自由朗读,感受诗意,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景美,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师述:李白站在船头,他望着滔滔的江水,两岸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听着猿猴的.声声啼叫,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回到家乡,多么高兴!李白禁不住吟唱起来——

  a师生配乐齐诵全诗。

  b情景表演。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谈话引入

  李白荡舟回到了江陵,又马不停蹄赶到了九江,观赏到了庐山真面目。让我们也乘上火车,去庐山撩开那神秘的面纱吧。

  ——《望庐山瀑布》(板书)

  2、整体感知

  (1)、看录象,想一想: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壮观雄伟)

  (2)、李白是站在哪儿看瀑布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3、回忆小结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或查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质疑。

  (3)、朗读体会。

  4、点拨:

  (1)、日照香炉生紫烟 (理解“香炉、紫、烟)

  (2)、遥看瀑布挂前川 (理解“挂前川”,从“挂”中体会到什么?说明瀑布怎样?)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三千尺、疑”,你觉得瀑布怎样?)

  5、朗读悟情

  (1)、生看录象,师述:在这连绵不断的青山之中,一道银白色的瀑布奔腾而下,多么美丽、多么壮观。

  (2)、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这美丽而壮观的景象吗?

  三、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2、3、4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赠刘景文》

  二、简介苏轼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诗歌

  2、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四、点拨:

  擎:往上托。

  雨盖:荷叶。

  犹:还。

  君:你。

  须:一定。

  五、看图串连诗意

  六、朗读指导。

  七、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1、5、6

  八、综合性活动:

  选择音乐、画画、题写诗句。

  教后反思

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石灰吟》、《竹石》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的《石灰吟》与《竹石》这两首古诗。

  二、新课

  (1)初步感知大意

  以自学、汇报为主

  ①《石灰吟》

  A逐句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都。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白,没有斑点。

  B整体了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竹石》

  A逐句理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看,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断裂岩缝中间,像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岩石,像一口钢牙牢牢地咬定青山。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进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B整体理解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

  (2)感悟诗歌情感

  ①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

  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

  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②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

  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汇报。

  《石灰吟》

  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

  白,这个清白到底指什么?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

  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

  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

  《竹石》呢?汇报

  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认识到

  A《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B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托物言志)

  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背诵这三首古诗。

  想了解更多诗词网的资讯,请访问: 诗词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qun.com/z/4666648.html
延伸阅读
留学群相关栏目推荐:“《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篇1《唐诗三百首》读后感800字!让我们走进唐诗天地,找寻自己的情感寄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2023-02-23
你有将范文的框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吗?我们工作的时候经常要处理很多文档,写作时我们都会去网上先搜索一下相关的范文,以下内容“经典诗词语录”是由栏目小编给您提供的。经典诗词语录篇1岁月
2023-02-23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在古代有很多关于该节气的描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下这些优美的诗词吧!下面就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分节气的诗词”,仅供参考,欢
2023-02-23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宋)吴文英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逡巡。题门惆怅,堕履~
2023-02-23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苏轼。可以说,中秋节就是获得祝福与期待的唯美节日,送上您的祝福,送上您真诚的心吧!有哪些合适的中秋节祝福语呢?有请驻留片刻,我们为你推荐中
2023-02-23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如果是新手教师,上课前一定会精心准备教案。教案撰写的训练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当中、在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具体备课当中的意义非常明显。你们知道教
2022-12-30
关于古诗课教学设计模板篇1【教学目标】1、会认7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
2023-01-30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榜样,教学时就要用心制定好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节奏。我们究竟该如何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为满足
2023-01-22
立春节气的古诗词【篇1】《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
2023-02-01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做好课堂准备工作,教案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案是一种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安排设计的文书。如何在设计教案
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