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写作文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作文来作参考。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孟晚舟作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关于孟晚舟作文【篇1】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了美国航空公司。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体止的折磨。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半个月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公斤。
美国当局对钱学森的迫害,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钱学森。他们募捐15000美元,把钱学森从拘留所里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关于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1955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同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关于孟晚舟作文【篇2】
从历史上看,美国科技霸凌的对象不只是华为。全球畅销书《美国陷阱》讲述了美国打压法国阿尔斯通的故事:2013年美国为了削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而逮捕该公司前高管,最终确保美国公司收购阿尔斯通重要业务,达成其政治目的。法国国内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评论引人深思:美国长臂管辖以反腐败或反恐为名,事实上是经济战的一种武器,旨在削弱外国竞争者。现在,美国对华为故技重施,不惜绑架华为创始人的女儿作为要挟,也正是为了削弱华为,防止中国掌握核心科技。对此,加拿大司法界和政坛应该有清醒认识,不要天真地把司法独立与政治阴谋混为一谈,更不要充当美国的政治工具,而应该认识到汇丰银行扮演的极不光彩的角色,认识到孟晚舟事件是美国制造的政治案件这一本质,早日还孟晚舟女士自由,拨开政治的迷雾、让全世界看见正义。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一个企业,甚至抓人质当作谈判筹码,这种做法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一直向世界推销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但是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不仅与自己标榜的价值背道而驰,更让人看到美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已经无所不用其极。试图绑架女儿来让老父亲屈服,这是放任霸权主义碾压人伦的纽带,全世界有识之士听之闻之,也会因为共通的人伦之情而对华为的遭遇感同身受。美国的行径不会得逞,反而只会激发中国人更大的团结,激励中国人向着高科技攀登的决心。
孟晚舟事件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对华为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来说,美国打压只是暂时的外部压力,这是必须跨过的关口,命运取决于自己创新的步伐和决心,而不是外在变量。对中国而言,没有人恩赐我们一个光明的未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路注定布满荆棘,但我们不能因为外部压力而走向自我封闭,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与世界合作,才能战胜暂时的困难、拥抱民族复兴的前景。
正如华为所言,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现在,孟晚舟仍在加拿大继续等待,正义总有一天会来敲门。政治打压不会遮蔽正义,更不能阻挡中国科技进步!
关于孟晚舟作文【篇3】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科技人员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脚踏实地,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伟大而又艰辛,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探索自然奥秘还是技术攻关,都需心存敬畏、尊重规律,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抄袭造假。如果利欲熏心,置规律于不顾,为追求速成而不择手段、欺世盗名,可能会风光一时,但谎言必然会被真相击穿,终将沦为笑柄。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要想沉下心来搞研发,必须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和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定力。如果心态不稳,就容易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定力不强,这山望着那山高,哪个热门搞哪个,尽管也能出一些短平快的成果,最终却难以攀登科技的高峰。
科技创新慢不得,也急不得。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离不开宽松、理性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一项重大成果从理论到实际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风险很高,失败是正常的。对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拔苗助长。如果总想着立竿见影、今天投资明天就要成果,只会助长浮躁、浮夸的风气。
创新关乎命运,科技引领未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科技人员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脚踏实地,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