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的编辑今天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篇讲述“数学陈作文”的文章,作文占语文成绩的比重不小,写作让人们学会如何理性思考和独立思考。一篇好的作文应当能够感动读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你是不是经常为写作文感到棘手?
数学陈作文 篇1
小学生纠错本也是错题集,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出现典型性错误抄下来并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分析错误,并找到产生错误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要正确理解并做出答案。教师也可善加利用,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纠错本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又是教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研究学生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准备专用纠错本,规范纠错本要求
先准备一个专用纠错本,然后规范要求。纠错本中设有“错题来源”、“知识点”、“错因”、“正解”等栏目,学生只要按这些分类记录相关信息,就可以轻松有序地完成纠错,巩固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加强重点内容的自我复习。对于一些“有感而要发”的题目,可在题后写下解题感悟。
2、充分利用纠错本,寻找思维原生态
纠错本是学生自我内化的资源库,学生对一正一误两种思想有了正确认识,对一巧一拙两种解法有了深刻体验,对一题多解有了发散思维。另外,我还不定期举行纠错本互相传阅,让学生取长补短。我想学生的错误也是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这个教学资源库。学生有了纠错本,就有了一本自己编写的复习资料;教师有了纠错本,就有了符合学生思维特征的教学设计,一举两得。
纠错本的使用刚刚试行,但是我已经体会到了它的优点:
“纠错本”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复习依据,使教师对平时学生“犯笔病、犯通病”处进行有重点的复习,而且可以使老师准确地了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准确有教学信息,使教师进行控制教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解题失误或错误,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全面的反思。
数学陈作文 篇2
导学案的使用已经上了轨道,在实施中,我对导学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是我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说来与大家共勉。
1:导学案的使用,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用导学案教学教师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导学案的基本思路是:复习回顾——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练习、拓展练习。学生在这个流程中要努力做到:
第一,学生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
第二,自学时,用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版块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在课堂上合作学习。第三,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完成自学检测,然后可以做提高题。
2: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把握课中和课后的知识生成
知识的生成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是学习的对象,知识的生成则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生成更为重要。
课堂因激扬生命而美丽,教学因问题生成而精彩。课堂要想不断有动态生成的精彩,就需要有高质量的预设。另外,动态生成的课堂,必须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课堂,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师生、生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的空间里展开心灵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下,在同伴的点评质疑中,才会有新的创造、新的生成。课堂时间毕竟有限,针对同一个话题学生之间产生对抗质疑,虽然许多问题可以在对抗质疑中解决,但还是有某些难题可能得不到最佳解决方案,应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表意见,寻求最佳答案。从中培养综合性、创新性思维方法。
数学陈作文 篇3
数学风波?大家大概没听过吧!可在过去一个月的六年级生活里,就有这么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风波发生在我身边!
那天正是星期四,阳光明媚,欢快的小鸟在自由自在地唱着动听的歌儿来,可爱极了!在一个宽敞的教室内,一群用功的小学生在认真地测验,那是我们六二班在进行数学的第一次单元测验呢!大家的心情都紧张得不得了。只见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算算这里,算算那里,教室里静得连苍蝇飞过也一样听得见!时间“滴答滴答”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地又到了交卷的时间了。我检查完基础题后,马上进入了附加题行列。只见那条附加题不是很难,我轻轻松松地就做了出来,第一个交卷了!虽然如此,但我仍然提心吊胆地,生怕错了。于是,下课铃一响,我马上与班里的那些尖子生议论那条附加题。可他们的答案和我的却截然不同。我问平时喜欢炫耀的`小康:“喂,附加题你计出多少用消去法不就行了吗?”小康满有信心说。接着我问小伟,可他说:“好像是1/30吧!”“不对,应该是1才是嘛!”“又错!糟糕!”“广播”口水坚又在搭讪了。可我却听得一头雾水,那答案五花八门的,都不知道哪个是对,哪个是错。顿时,我的心仿佛有上千只蚂蚁在里面爬。正因为这个,我整个下午都焦灼不安。到了晚上,我鼓起勇气向老师问个明白。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答案竟然是对的,整个班里头也只有两个做到,其中一个就是我。我当时好像吃了美味的蜂蜜一样,心里面甜滋滋的!
哎呀,就因为我的疑心,差点把我变成“自卑狂”!所以,我以后做人啊,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这场数学风波真是我的“福星”,它令我从中悟出道理!
数学陈作文 篇4
晚饭后,我和妈妈在楼下散步,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聊到了妈妈退休后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妈妈说她向往着能在乡村拥有一亩三分地,三间屋舍,在园子里种些花草,养些小动物过着美好的田园生活。
我问:一亩三分地是有多大呀?
妈妈说: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农民伯伯种的田地都是以亩为单位来计算。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亩为60平方丈,一甲子为60年等。
妈妈问:15亩=1公顷,那么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哈哈!我预习了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1亩=1000015666。7平方米。
妈妈又问我,一亩三分地就是1。3亩,那么1。3亩是多少平方米呢?我当时一下子小脑袋还真是没有转过来,因为带有小数点的数我还没那么熟悉它。妈妈说两亩地是多少平方米?我立马就答出2666。7,那么1。3亩就是1。3666。7=866。71平方米。
哇!我被惊讶到了,原来一亩三分地这么大,我们家90平方米左右,约等于有十个我们家的大小啊!妈妈的退休生活原来要求那么高啊,看样我要更加努力为妈妈的退休生活助一份力!
我还知道了一亩三分地在数学上它表示面积有866。71平方米大的一块地,在语文的词语中它还表示人与人交往中指责他人的利己主义,表示一个人的生活圈子或是势力范围。
数学陈作文 篇5
她有时凶猛得根本不像女生,男孩都被她吓哭过!十年教体育后改教数学,只为吓人!这是班里几个胆小的同学对她的评价。
我的好朋友小陆一年级要入队时就对她有了阴影。入队考核内容是徒步档案馆,那天下午,我们年级的同学在她带领下,去市档案馆走一趟。说是走,有些不安分子却跑起来,小陆就是其中一位。后来,他被她带到队伍最前面,面向全年级做了批评。
万万没想到,五年级报名时,我发现她竟然成了我们的数学老师!那天下午,小陆来我家玩,抱着我痛哭:我怎么办呀?你要帮我!
但自从她教了我们数学,我对她的印象完全改变了。
第一节数学课,她问我们:我听说咱们班有些同学好像对数学课有意见?湖面平静了一会儿,接着翻起一阵波浪,有的说:计算不行怎么办?有的说:难题太难不会做。有的说:什么方程代数,我概念统统不知道。她一个一个地问,一个一个地答,耐心极了,丝毫没有四年前那种动不动火冒三丈的感觉。我意外极了。
另一节课讲方程,同学们在她的指导下做题。课堂最后五分钟,她说:我上完了,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有几个人举手提问,她仔细听了一会,大步奔向大屏幕,调到我的文档,变了另外一种方法给那几个同学讲解。那几个同学一会点头,一会记录,掌握了方法。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她可真有一套!
又是一节数学课,她和同学们开玩笑:你们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上得如此坦然,丝毫没有紧张感?我现在告诉你们,因为我有底气。假如我教得好,你们可以说是我教的;假如我教得不好,你们就说是体育老师教的,反正我教了十年的体育,不怕!哈!她还很幽默呢。
时间飞快,转眼快到学期结束了。一天,我们在课间谈论她上课的段子,班主任进来宣布:同学们,你们的数学老师评上了全国优秀辅导员!教室里瞬间沸腾了,班主任又补充说:这可是平湖第一个哦!快去贺喜吧!同学们兴奋地来到办公室,却发现她还在批改作业,大家都感动极了,她真是无时无刻不操心着大家的学习呀。回家之后,很多同学做了贺卡,送到了老师手里。
这就是她谢颖超老师,我的数学老师。我想,很多年后,我也会自豪地说:我的数学是谢老师教的!
数学陈作文 篇6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陈作文 篇7
摘要:《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游戏又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那么,如何在游戏中渗透幼儿数学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并尝试运用数学解决游戏中的问题?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探究出初步路径:在情境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在感官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在区域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这样,使我们的孩子在轻松又自然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理解数概念,引发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启发幼儿的思维,在愉快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创造的思想火花。
陈鹤琴先生指出:“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是幼儿的生活。幼儿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的。幼儿数学教育更应该强调通过趣味盎然和感性直观的游戏来进行,让幼儿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在游戏中,教师适时指导并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自由的环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有几个》。其目标是让孩子们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且学会将物体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出来。在日常生活观察中发现幼儿对小动物很感兴趣,于是我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边出示挂图边讲述):今天天气真好,一群小动物约好了去春游,它们来到了公园的草坪上,边看风景边休息,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有几只呢?有青蛙(1只)、大象(2只)、熊猫(3只)、大公鸡(4只)、还有小鹿(5只)。通过这种情境游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小动物的个数并且用数字表示出来,提高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味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感官游戏“听一听,数一数”,其游戏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计数能力。游戏开始之初,我准备了几颗黄豆和一个易拉罐罐头,要求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听我放黄豆在易拉罐里面,听到一颗就在心里数一下。放好后,我会说:“停。”然后孩子们告诉我罐头里一共有几颗黄豆。孩子们兴奋极了,立即闭好眼睛听,甚至那些数概念发展比较缓慢的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也不做小动作,竖起耳朵仔细听。这时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听到黄豆落在罐头里的声音。我一喊停,孩子们能准确地告诉我答案。孩子们对这种感官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平常我们在易拉罐里装量不同的黄豆来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其实很单一,而将数学计数知识渗透到这种听觉游戏中,不但丰富了游戏内容,使游戏更具趣味性,还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听觉能力的发展以及计数能力的巩固。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尝试将数学学习和角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比如数学活动《小熊看戏》。首先,我在小朋友前面放10张椅子,前面5张后面5张。小朋友很好奇地问:“邵老师,你要干什么啊?”我说:“今天,小熊要请小朋友一起看戏,它把票都给你们买好了,你们看,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票?”“两种。”小朋友们说。我问:“哪两种?”小朋友说:“红色和蓝色。”接着,我把红色的票在黑板上呈现给幼儿看了一遍,让幼儿明白红色票有1―5号,再把它们贴到前一排的小椅子背上。同样,蓝色的票我也这样让幼儿认识并贴到后一排椅背上。接下来,我给小朋友发戏票说:“下面,小熊要请你们来找座位了,拿到票先看什么颜色,再数一下票上的点点,看看是几号的票,然后再找自己的位子坐下来。”让3个孩子先上来找座位(一个一个上来找),他们都找对了,知道按颜色和点数去找。然后我又让孩子们10个一批上来按戏票找座位。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对,只有个别孩子找得不对,在我的指导下找到了座位。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角色游戏教学的方法,使孩子们感到一种趣味性,参与活动比较积极主动,孩子们能领悟到按颜色和数票上的点数去找座位,效果比较好。
幼儿数学教育应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过程,况且幼儿是有个体差异的,不是每一个幼儿都能很快学会,幼儿数概念的形成,需要在各种区域游戏中得到巩固与提高。记得在一次数学活动后,我发现恺恺对数数技能掌握得不太好,于是我决定在区域活动中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让小朋友玩起区域游戏。我就走到恺恺身边,看他正在用小椅子来布置餐厅,我问:“恺恺,这桌有几张小椅子呀?”“4张”,他回答说。我又拿出2张小椅子玩具加在里面让他数。他数的很对,我问:“一共几张小椅子呀?”他说:“3张。”原来他一听见:“一共”,便把刚数的物体的总数给忘了,显然是不理解“一共”的含义。其实,恺恺这样的情况表明他应该会数数了。在教数数时,我们总强调最后说总数时一定要说:“一共有几个”,有的孩子并不理解,反而忘记刚刚数了多少个。有时候我们不必太苛求像恺恺一样的孩子,相信在以后的不断练习中他们会达到同龄孩子的水平,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数到的物体的个数。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幼儿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游戏,游戏对于幼儿是重要的。数学能力和游戏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幼儿时期习得的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只要把握好时机,选择适当的材料,利用游戏形式进行学习,就可以让孩子的数理智力得到发展。
数学陈作文 篇8
在二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出现了两位数和两位数的笔算加减。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总是东错西错。针对正确率低这一现象,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自查: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仔细研究之后,发现除了个别人确实是因为20以内加减法不过关以外,其他人主要还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包括: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草率、不进行演算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呢?
一、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_、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_,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善于做或做不准稍复杂的计算、简算、估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然后对症下_。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看谁估得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知难而进、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持之以恒、打好基础。
小学生做计算题时,往往只满足会做而已,不善于进行必要的练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计算的重要_,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扎实训练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一练,及时督促、及时检查。
三、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比如,我们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了错误。这时,只告诉他这一页中有问题,让他自己去找哪里出了错,并让孩子讲讲如何出的错,找到错误的根本原因。有些时候,并不一定就是粗心。同样是计算,它也有方法,养成做计算题先观察的习惯,根据式子的特点选用简便方法或者是一些小技巧,都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
数学陈作文 篇9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数学,与我一起任教四年级的老师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心里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年级组长对我的教学也起了很大的帮助,经常和我讨论教学和互相听课,也使我很快的走上了数学教学的正轨,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下面谈谈这学期在教学上的得与失。
数学课本身就是一门很严密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想,有些问题需要合作学习,然后探讨得出结论的,我缺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我担心放手让让他们去做了,他们会太自由,从而讲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动的,他们喜欢玩,有时候不防让学生也玩一玩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