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为了呼吁更多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乡村振兴金句”,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金句(1-20)
1.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方面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功能。
2. 打开群众致富增收的大门,要用好绿色发展这把“金钥匙”。
3. 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
4. 农,天下之大业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5. 有了文化引领,结合本地实际,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偏远山村,都能产生发展新思路,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6.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7. 在生态保护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在“绿富同兴”上下功夫。
8.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9.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
10.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
11.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
12.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乡村振兴也需精准发力。
13. 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14. 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
15. 要精准把脉农民内生文化需求,调研农民“想要什么”,思考我们“能给什么”,注重以传统文化唤起心底涟漪。
16. 培育主体意识,增强乡村振兴“凝聚力”;强化思想引领,提升乡村振兴“向心力”;打造人才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17. 新生活,新起点,新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18. 活鱼须在水中看。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激活传统乡村之魂,要在实践中找答案。
19. 实现产业振兴,要紧紧扭住提升质量效益这个关键。
20.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乡村振兴金句(21-40)
21. 不断壮大人才规模,稳步提升人才素质、持续优化人才结构。
22. 乡村人才振兴,既要识才、引才,亦要懂才、爱才。
23. 打破老路子,发展新业态,开拓新渠道。
24. 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就能焕发活力。
25. 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
26. 开掘好传统文化的富矿,用好先进文化的活水。
27.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
28. 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也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
29. 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
30. 千金难买好风气,万金难求好文化。
3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32.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才能让群众吃上“生态饭”,生活更幸福。
33. 优美生态造就了一个地方的潜力和底蕴,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34. 千泉汇聚,大河滔滔;百花齐放,春色满园。要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35. 人才兴,则乡村各项事业兴;人才废,则乡村各项事业缓。
36.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挖掘;既需要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也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
37. 一方水土既能育一方产业,也能养一方群众。
38.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经济、难点在文化、关键在人才。
39. 人才振兴要把握好“三重境界”,在“选好人”上做文章,“育好人”上下功夫,“用好人”上求实效。
40. 让美育成为柔性的变革力量,必能绘就农村发展新画卷。
乡村振兴金句(41-60)
41. 产业兴,则乡村兴。
42.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
43.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
44. 乡村文化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45. 让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让生态美景永驻中华大地。
46. 产业之基越牢,产业链条越长,产业效益就能越好,产业发展就能越稳。
47. 因地制宜,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
48.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的更美好。
49. 聚焦群众所盼,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50. 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是靠人才实力。
51. 当好乡村振兴的“旗手”,发展乡村产业“壮体”,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加强乡村治理“铸魂”。
52. 围绕“稳”字抓粮食生产,围绕“优”字抓现代农业,围绕“美”字抓乡村建设,围绕“活”字抓农村改革。
53. 巩固成果、拓展成效的衔接过渡期,固强补弱、夯基垒台的窗口机遇期,积能蓄势、跟跑追赶的关键成长期。
54. 围绕“强”字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围绕“美”字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围绕“活”字着力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55. 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
56. 点“热忱之火”,让人心聚起来;点“燎原之火”,让干群动起来;点“笃行之火”,让群众富起来。
57. 在扶危济困中尽显“绣花情”,在排忧解难中淬炼“绣花技”,在急难险重中练就“绣花功”。
58. 思想上要更加重视,为民上要更加用心,落实上要更加给力,导向上要更加鲜明。
59. 脱贫富民“领航员”,基层党建“组织员”,基层治理“助推员”,农民群众“服务员”。
60. 聚焦短板弱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发展质量。
乡村振兴金句(61-70)
61. 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涉最险的“水滩”,敢爬最陡的“山坡”。
62. 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
63. 在帮扶力量上“聚合力”,在帮扶行动上“加马力”,在帮扶资源上“集火力”。
64. 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优美的环境优势。
65. 时不我待抓当前,集思广益谋长远,精准发力补短板,有效施策强弱项。
66. 注入金融“活水”,插上数字“翅膀”,提高绿色“含量”,汇聚智力“源泉”。
67. 农业综合实力在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在改观,农民生活水平在提高。
68. 从最困难的群体着眼,从最突出的短板抓起,从最现实的问题出发。
69. 农技人才的“练兵场”,农技研发的“试验田”,实现抱负的“大舞台”。
70. 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解民忧,扬优势增特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