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王昌龄经典诗词汇集

字典 |

2023-08-24 11:12

|

【 liuxuequn.com - 诗词 】

  中华文化连绵不绝,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那么诗人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古诗词呢?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别整理了王昌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到您,希望这些句子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1】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全文赏析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开头两句写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采莲的时候因为摆动莲舟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裙。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第三、四句分别用花和月来衬托这个女子的美貌。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女子的美貌,从“争弄莲舟水湿衣”可以想象出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在船中拨动船桨的娇美动作。诗中的花、月、舟、水都是来衬托她的容貌。

  其二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2】

  王昌龄《咏史》原文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3】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4】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唐诗鉴赏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tao)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yu)浑⒃。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白话译文】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赏析】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王昌龄《从军行》组诗第五首,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读者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5】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6】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全文赏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7】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全文赏析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第一首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主要还是抒情,堪称一绝。

  写作背景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8】

  《杂兴》(作者:王昌龄)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杂兴》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2首。

  【原文】

  杂兴

  作者:唐·王昌龄

  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注释】

  ①此诗咏燕丹、荆柯事。《史记·刺客列传》载:燕太子丹欲报秦王赢政之仇,使刺客荆柯刺秦王。荆柯诈献樊於期首级和燕督亢地图,阴藏匕首于地图中,图穷而匕首现,柯持以刺秦王,不中,被杀身亡。②“粉锉”句:谓匕首锋利无比,能削铁成粉。③狼虎:指秦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狼虎之国,不可信”。④“一举”句:指燕太子丹派荆柯刺杀秦王此举,无论成功与否,荆柯都不可能生还,·故曰“无两全”。⑤荆坷:战国齐人,字公叔。⑥匹夫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之勇。⑦万人杰:《尹文子》“千人才曰俊,万人曰杰。”此言万人杰无取于匹夫之勇。⑧无道:指秦国。吞诸侯:指秦吞并六国。⑨坐:旋,很快。九州裂:指秦国分崩离析。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9】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谊的作品。

  诗写春日送别友人,以淮水春潮为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与无限思念。

  诗的开头用了画意般的描写,点明时间和地点。这是临水的地方,淮河碧绿的颜色被映在门上,应该是晚上吧,白天太阳下水的影子应该是闪烁不定的,怎么能看清楚颜色呢?只有静夜下平静的水面才会将绿色抹在人家的门户上吧。当然做这个推测,也因为诗人后面还写有留客的句子,应该天色已晚主客都有了不便之处,诗人才会生出挽留的心意吧。后面的两个短句都有祝福的意思。尤其用渐渐高升的明月来比喻朋友将要得到的发展,表明诗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禄,而且希望他能成为清正廉明的好官,诗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对待朋友。春季的淮河潮水会夜夜高涨,这里诗人用潮水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心,我觉得这即使有夸张地一面,但是也很形象化了那看不见的心绪,诗人的思念一下子变生动了。比喻的作用有说明,也有加深理解的一面。

  这首作品里对朋友的心意写得具体又深厚,选材有特点,而且素材的针对性也强。

王昌龄经典诗词【篇10】

  《宴南亭》(作者:王昌龄)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宴南亭》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9首。

  【原文】

  宴南亭

  作者:唐·王昌龄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注释】

  ①纳:放置。鲜洁:指新鲜洁净的食物。

  ②金管:箫笛类乐器。阕:乐终。

  ③酣竟:指宴罢。竟,全诗校:“一作意。”

  ④杳霭:昏暗迷蒙的样子。

  ⑤鸟:全诗校:“一作鸣。”

  ⑥如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⑦道:全诗原作“上”,校云:“一作道”,据改。

  ⑧绝:全诗校:“一作阔。”

为你推荐的诗词:
诗词鉴赏 | 诗句欣赏 | 诗海拾贝手抄报

  想了解更多诗词网的资讯,请访问: 诗词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qun.com/z/5109072.html
延伸阅读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提升我们的心灵品质,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古诗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华夏文明的核心。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为您
2023-08-24
“新长出的绿草,微笑着跛行在地上,像蒲公英头朝下在小黄花里绵绵不绝地相恋。”名人格言让我们保持正向的情绪,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提升,名人格言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优秀的名人格言都有哪些呢
2023-08-24
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很多无法超越的诗篇。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那么您知道诗人都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呢?经过深入研究留学群小编整理了王昌龄
2023-08-24
“全词想像丰富奇特,天上人间,浑然写来;仙骨凡心,错杂表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中秋是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不要吝啬你的祝福,让他人看到你的心意。留学群的编辑为了解决您的疑惑认真
2023-08-24
经过查找留学群编辑终于找到了这篇令人眼前一亮的“唐诗观后感”,希望您能够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一起学习成长。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可能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电影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2023-08-24
留学群编辑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国庆节诗词”,一篇优秀的范文怎么样动笔呢?有些人非常头疼写文档这个事情,如今觉察到范文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意识。国庆节诗词(篇1)1
2023-08-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在学习中,时常会遇到各种诗句,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在古代,诗词是用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学,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想象力,你
2023-05-11
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红色经典诗词”,相信你阅读本页句子后有一些收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古代经典的名言名句不断被传颂。诗词名句的重要成分,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红色经
2023-07-26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到24日之间,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那么关于小满节气的经典诗词有哪些呢?下面就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满节气经典诗词”,
2023-04-11
诗词有着独特的韵律美,同时简短的格式却蕴含着丰厚的内涵,因此积累诗词素材对我们的写作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红色经典诗词摘抄”,仅供参考,欢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