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小学戏曲作文(篇1)
放学了,妈妈带着我回家,快到家时,我看见一个箱子上面写着希望工程四个大字。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那是什么意思?”妈妈回答说:“就是筹集一些钱捐给那些贫穷的山村人,让他们买文具、书籍和生活用品等。”
听了妈妈的话,我飞快地往家里跑去,刚到家就和爸爸爷爷说,我想捐钱的事情,爸爸和爷爷同意了我的要求,全家人都在整理一些不穿的衣服。我回到房间,把存了一年都没有用的零花钱放在小钱包里,我心里在想:反正我这些钱留着也没有用,还不如捐给山村的那些学生们呢。
就这样,我们一家高兴地下楼到希望工程那边捐款,爸爸妈妈捐完,轮到我捐的时候,我心里面希望山村的小朋友们也能像我一样幸福,快乐。
最后我、爸爸、妈妈和爷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学戏曲作文(篇2)
10月17日那天,我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学校草坪上观看了由仙桃市沔阳花鼓戏剧团为我们演出的节目。看了之后,我对花鼓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之前,班主任刘老师曾经多次提醒过我们要穿校服、戴红领巾,并且强调说要我们把发在班级群里的问答题背会。所以对今天的活动我们有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开始了。
首先由仙桃市沔阳花鼓戏剧团的副团长为我们讲解了花鼓戏的起源与发展:它起源于农村老百姓的田间生活中所唱的歌曲。它的四大主腔分别是:高腔、圻水、四平和打锣。
然后,由演员们为我们表演了《红红的国旗》。戏中的那几个英雄人物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出场的是雷锋。当一个人问他为什么要为别人做那么多好事时,他说,那是因为爱!多么动人的语句啊!听到这里,我想起自己有时帮弟弟洗一下脸都很不情愿,感到羞愧无比:连帮亲人做一点儿事都不情不愿,何况是别人啊!和雷锋叔叔一比,我感到自愧不如。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刘胡兰。她说的一句话一直在我心中流淌着,那就是:怕死不是共产党员!这是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来的话呀!那时,她也才15岁,只比我大四岁而已。
通过这次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我知道了中国有很多伟人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过。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的期望,要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繁荣!
附:一堂语文课
下午最后一节语文课,当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课时,突然开始转移话题,讲了昨天日记中出现的几个笑话。
有人把雷锋的锋写成了峰。等我们笑完之后,老师又说:这还不算好笑呢!我们班还有人把黄继光写成了黄靖康。我们班的黄靖康同学好好地坐在这里,怎么去堵枪口了呢?我们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堂语文课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使我懂得了以后写字一定要注意写对,不然会闹很多的笑话的。
小学戏曲作文(篇3)
现在感觉小学生真的越来越多才多艺了,我们学校有很多社团,最突出的是戏曲,戏曲进校园,真正的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我们学校有一个戏曲社团,设备很齐全,专业的戏曲老师,专业的课程、道具服装等等,这些让学生们都很有吸引力,对于弘扬戏曲文化有很大帮助。
每天中午有一个唱歌时间,孩子们都会唱唱戏曲,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唱之少一首戏曲,戏曲的强调,动作都拿捏的很到位,并且参加了各种活动,当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的家人里,奶奶姥姥还有妈妈和他的姊妹们都特别爱豫剧,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拉着一起看梨园春,虽然不喜欢戏曲但对戏曲不陌生。我们这一代应该没有太普及戏曲,但是00后真的比我们那时好,很开心看到孩子们能喜欢戏曲文化。
刚入校对我们学校戏曲文化了解的比较少,慢慢的会很深入的了解。
小学戏曲作文(篇4)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其中就有我们班。
孙老师精心挑选了《花木兰》这个课本剧,作为表演题材。我心想:演花木兰的是不是我呀?我好想演啊!哇,还真被我言中了!孙老师真的把花木兰这么重要的角色分配给了我,我好激动啊!
演出之前我们进行了紧张的排练。我的妈妈为了让我们演出成功,把我才五个月的妹妹丢在了家里,全力以赴给我们排节目。妈妈和阿姨一点儿一点儿教我们语言及情感表达,一遍遍修改演出稿,留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排练完后一回到家,我就专心致志的读起《花木兰》这本书。妈妈还详细的给我介绍了花木兰出征前和出征后的性格变化。姥姥也赶过来给我指点动作,真是全家总动员!
每当我累的筋疲力尽,妈妈都会对我说:孩子,像想演好角色就要比别人付出的多。听了妈妈的话我就会忍住泪水,坚持练下去。
终于到了表演的时刻,我非常紧张,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我们精心装扮好后闪亮登场,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真正的花木兰。我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一举一动,既有花木兰的柔美,又有花木兰的英姿飒爽。表演完后,讲堂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耶!我们成功啦!同学们刚一出表演厅,就高声欢呼道。孙老师也连声赞叹:大家表演的真精彩!孩子们真棒!
这次表演我懂得了一句名言: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记录我的努力;流下的每一滴泪水,记录我的成功!
小学戏曲作文(篇5)
下午,从荣昌戏曲协会来了一些长辈,牌子上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几个字特别醒目。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亲见,于是,我们满怀期待的顶着太阳那毒辣辣的烘烤听主持人介绍这次戏曲进校园。
主持人虽然年迈但追求潮流,戴着一副墨镜。首先是校长致词,只见张校长快步跳上舞台,开始了抒情,类似让我们传承经典、炎炎烈日、初夏等等,一听就是文化人。上面一帮人早蓄势待发,好戏终于上台了。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吹唢呐的老爷爷身上,伴着鼓声,仿佛这,开了个玩笑。
然后是长段戏剧川剧登场。所谓川剧,是用川话带川风的戏剧段子。首先上场的是个老妈妈,声音老大了,说震耳欲聋都不为过。然后上来个红兜娃,妈呀,太妖娆辣眼了吧!然后那位小姐叫:哥哥,我们故意全体答应道:诶!她佯怒道:哪来这么多哥哥!引得台下看戏的我们一阵笑声。重点登场,没想到她口中的哥哥竟是蓝采何,等等,他说他叫啥,小淘气?我还小可爱呢!妈妈和哥哥出门后,二郎神被锦衣卫追杀,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东厂的,老坏了,那二郎神头上一点红,却是英雄岳飞的儿子,最后被红兜娃玉莲救了。
最后一个节目我不陌生川谱变脸。我仔细观察机关,一开始我以为在帽子上,一翻就变了,可变成青牙时,并没有碰到面具。他又变成了红色,我开始怀疑头上有没有细丝,做动作时有人拉绳子。金黄的代表曹操,青色的代表周瑜,我观察到他变脸时,总把手放到披风后,并且那个不是面具,是在面膜上画的,对了,披风后肯定有绳子。我更聚精会神的欣赏,但很快这段表演便结束了,戏曲进校园整场演出也到此结束了。
这次,长辈们千里迢迢来我们学校表演戏剧,让我们了解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经典,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开阔了眼界!
小学戏曲作文(篇6)
今天,小明在小区门口发现了一个叫“希望工程”的捐款箱。小明看着自己的零花钱想:这次捐款箱在我们小区门口,一定是山区的小朋友们,没有饭吃,也没有衣服穿。小明觉得这些小朋友太可怜了,就回家跟家人说:“有一个希望工程的捐款箱在我们小区门口,一定是山区的小朋友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我们一起去捐钱帮助他们吧!”家人听了小明的话,都很赞成。说着便一起去小区门口捐款。
到了小区门口,爸爸拿出钱包,毫不犹豫地掏出5张一百元钞票,放入捐款箱,轮到妈妈了,看她一副舍不得的样子,最后还是从钱包里拿出4张一百元钞票放入捐款箱。
最后到小明了,小明的爷爷一直在后面看着小明。只见小明掏了掏口袋,将自己的零花钱放入捐款箱。最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帮助山区的小朋友。
小学戏曲作文(篇7)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一位老人,一袭红帔,一双彩鞋,那点翠头面熠熠生辉,几只凤挑更是随着程派《锁麟囊》的声线而光彩流动。我们站在一旁,但那位老人的一颦一笑却已深深地镌刻进了脑中。
老人说,学戏很难。一有不慎,台步就会走乱;一不小心,声音就会唱破;一不留神,身段就会走样。
我们向老人请教了一些基础知识,我们学着老人把大拇指轻轻贴于中指边缘,其余三指微微弯曲上翘,为了兰花指的钩与柔,我反复尝试了许多遍。慢慢地,僵直、呆滞的手指有了些许灵性。目光聚焦,眼皮抬起,或跟着绢帕左右移动,我长时间不错眼地盯着墙上的定睛物。为让眼神变得更明、更实,我们忍受着眼睛的酸涩,对抗着眼皮的打架。这让我们深感戏曲表演者的不易。特别是京剧程派的脑后音,更是让我们这些体验者摸不着头脑,既不能闷着唱又不能过于明亮,这就对气息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除了唱戏、体育锻炼也变成了表演者的必修课。
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是戏曲表演者必须掌握的。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这次的体验,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与其博大精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表达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小学戏曲作文(篇8)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一进小区就看到一个铁箱子,上面写着“希望工程”几个大字。
我一头雾水,不懂什么意思。就问了一下门卫,门卫笑眯眯地说:“大家捐钱放进铁箱子里,是为了给山区的小朋友和得重病的人减轻负担。”听完这话我忽然想起我在路上捡到的十元钱,我心里想:我要捐了,去帮助他们。之后我又把家里人都叫来捐款了,一共捐了50元。我捐的时候我发现我身边的小朋友都捐一元、两元的,叔叔阿姨都夸我是好孩子,我一下子脸就红了。
最后爸爸到外面又买了五个爱心箱放在了其他小区,看见这样我非常开心,回家时边跑边唱歌。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帮助别人自己就会快乐,以后我一定要做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小学戏曲作文(篇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礼貌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光最长的礼貌。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有数学、医学、绘画、国画、农学、神华、书法、音乐、舞蹈、武术.......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中,戏曲无疑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种文化。
从古代的戏曲开始到如今戏曲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拒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一种,比较流行的有:京剧、昆曲、越剧、川剧、豫剧、湘剧...等等众多剧种。
在这众多的剧种当中,不得不说一下河南豫剧,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中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剧。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同时京剧等其它剧种也流行越来越广,戏曲的发展相当成功,有众多的艺术家和群众都非常喜爱戏曲,我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璀璨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