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汇总

字典 |

2023-09-26 15:42

|

【 liuxuequn.com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实验学校胡玉珊

  许久没有沉下心来去读一本书了。我以前听过一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你长时间不读书,你不感到内疚,那么这个人就没有补救的办法。好在我还有愧疚之心,想来我还“有药可救”。

  好不容易闲暇下来,有时间去读一本书了,遂决定与乡村教育家的小伙伴们一同读《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巨著,它既是哲学,也是**。“哲学从不指导生活,哲学就是生活”。我不想像哲学家一样去辩证世界,我只想找到一颗勤奋的心。

  通过这本书的指导,我想思考一些简单的生活原则,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安宁,过一种更自由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心灵和精神。

  其一,活着的意义

  活着的意义,这是苏菲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每当苏菲专心思索活着这件事,脑海中便会马上浮现死亡的念头。反过来说也是如此:

  只有当她清楚地意识到有一天她会死,她才能意识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美好。苏菲的祖母在生病后说过类似的话。她说:

  “现在我才体认到生命是何等可贵。”大多数人总是要等到生病后才了解,能够活着是何等的福气。

  86岁的奶奶,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总是谈起她曾经的美好时光。记不清是第几次,奶奶在絮叨的时候滴落了泪珠儿。一个八旬的老太太,白发、褶皱、佝偻、满口假牙。

  一次次,在聊起生活的时候,聊起儿孙后代的时候,她流下了浑浊的泪珠。她爱说,那时她很年轻,能做地里好多的活儿;她爱说,她亲手带大了五个孩子,有儿有女才是好;她还常说,看见最小的两个重孙,心中不由地感觉疼爱。一亩农田,几棵树和残存的夕阳都可能是她流泪的原因。

  奶奶说话的时候,我不忍心多跟她说话,但我想再跟她说话。我知道这是一片枯黄的叶子,它可以提前看到地球的方向;这是一个年老的人,他把不情愿的离开放在眼泪里,把爱放在干燥的胸膛里

  其二,柏拉图“永远的真善美”

  柏拉图不仅关注自然界中永恒的事物,而且关注与人类道德和社会相关的永恒事物。他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善”、永远“美”的事物上。

  “真善美”意思是指原始的、本质的、真实的、真诚的,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这是文明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追求的境界。这亦是一个人所追求的理想心境。

  比如,冬天,当我经过门前的空地时,我掉进了孩子们的潮水里,看到了一串小小的笑脸,看到了飞舞的跳绳和鸡毛毽子。这时,天空晴朗,风吹动了几片云影。这时,我觉得孩子们天真快乐,我的心情也很好。

  再比如,清晨,我迎着太阳出发,去往学校。那些云朵、那些风吹、那些来来往往的行人、坐骑以及枯槁,都快速地擦过眼帘,去往身后。轻轻地,一滴眼泪从眼眶里滚出来,挂在睫毛上,晶莹剔透。

  它折射太阳的光芒,涂抹着那些云朵、那些风吹、那些来来往往的行人、坐骑以及枯槁。于是,追求美的心便感觉到满目缤纷陪着我走了这一程七彩的路。

  追求“真善美”,背后是我们所得到的快乐。它推动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往更高形态发展。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2

  苏菲的世界叙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个问题:“你是谁?”,由此,苏菲由此迈进了哲学的殿堂。

  当她试**开这些疑问的答案时,第二封信又来了,之后离奇的信件一封接一封,苏菲在试图揭开谜底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叫艾伯特的老人,两人游历了从古至今的哲学殿堂,从神话,命运讲到启蒙,从苏格拉底讲到康德再到马克思,从中世纪讲到文艺复兴再讲到我们的时代,书中包罗万有,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菲在哲学的世界中遨游,见证了人类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思索什幺才是“真实的自己”。有时担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梦,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呢?也许像索菲,像爱丽丝去仙境?

  或者我只是一个思想体,只是一个精神,没有实体,不是真实的存在?然而,这似乎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

  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己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谁?

  ”,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

  她的文艺复兴知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腾堡的印刷机等,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着这样的作品,让我看到全人类的文明。

  在苏菲的所在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完它,我不仅学到了一些东西,而且还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己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赖“***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

  在阅读时,我总是把自己想像成充满好奇心的索菲。我把书中那个神秘的哲学家看作是启发我人生的老师。在那个美好的世界里,我日夜思考着哲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唤起每个人对生命的深切敬佩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注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3

  一、背景简介

  八天读完《苏菲的世界》,比我预期的晚了两天。这两天恐怕都是睡觉睡过去的。

  本文旨在简单地回忆此书的结构框架,如有可能简单**此书的构思技巧。至于其中的哲学思想,倒是难以一一述说。

  《苏菲是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josteingaarder),是一位挪威世界级的作家,公元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

  主要作品有:《纸牌的秘密》、《西西莉亚的世界》、《圣诞的故事》、《虚伪的生命》、《橙色女孩》、《生命的目录》以及《苏菲的世界》——这是百度百科上的简介。

  从每部作品的简介来看,每部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哲学和神学内涵。笔者虽只浅读过《苏菲的世界》,但可以预见其他作品可能就有的神秘、玄妙等风格。

  二、为什么读此书

  对问题重新解构,可以依下**:

  1、为什么法律人要读哲学?

  作为法律人,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倒不是记住多少法条,毕竟法条时隔三五年就会更新一次,或者最高院两三年出台一个新的司法解释——即在法律领域,知识是没有尽头的,关键的是怎么学***。法理学是如何学习的哲学。因此,我认为法理学或法哲学是哲学的下一个分支。要理解卡多佐、哈特或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首先要了解各个时期的哲学问题领域。

  如此说来,就笔者所知,有两本书值得研读,一本为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另外一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鉴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着实生涩难懂,笔者之得选择《苏菲的世界》作为哲学入门书目。

  2、为什么《苏菲的世界》能够作为哲学入门读物?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这本书的内容开始。

  笔者所读经验:《苏菲的世界》在运用悬疑**的构思方式讲述哲学思想。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苏菲的世界(sophie'sworld)》以**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简介未免过于失真,因此笔者尝试简介如下:

  主人公:苏菲、艾伯特、席德、艾勃特(少校)。

  此书虽以苏菲的经历开始写起,但笔者认为这是乔斯坦在构思**时为了引人入胜而采取的一个技巧而已,倘若要以说故事的形式简单介绍此书,笔者认为不妨从席德和她的父亲爱勃特(少校)开始说起。

  少校为了给席德十五岁生日一个惊喜礼物,而写了一本哲学书,这本书叫做《苏菲的世界》,讲述的是苏菲,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在艾伯特(哲学老师)的带领下从古希腊神话及其后的自然派哲学家开始讲起,一直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但是故事本身并非如此简单地以“书中的书”的形式循序地展开,此书的关键在于,书中的“书”的主人公,即苏菲和艾伯特是学哲学的,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只是少校笔下的人物时,决定“挣脱”少校的笔触,逃离书中的世界,来到真实的世界。而最终的结局可以说算是美好的,苏菲和艾伯特确实逃离了《苏菲的世界》的“世界”,来到现实生活。

  然而,虽然如此,苏菲和艾伯特并非真正意义上地来到现实世界,他们只是从书中逃离出来的“精灵”,他们并不真实地存在,有血有肉地存在,他们作为“精灵”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事实上在苏菲和艾伯特并非孤独的,在他们前往寻找席德和少校的路上,碰到了小红帽、灰姑娘、福尔摩斯、蝙蝠侠等等**、漫画中的人物(我想如果作者知道火影忍者的话,也会加上鸣人这个角色的),他们并不只是存在于书中,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永恒之乡”,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界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世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和一件事影响着现实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4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

  【引言】我想,正如《易经》中蒙卦所述,老师的存在是为了启发学生思想的,老师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具体怎么做,还得靠学生自己。事实上,我们的老师也是这么做得。在开学之初,老师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些读书计划,真正的做到了“授之以渔”。

  而在这书单里,我一眼就盯上了《苏菲的世界》,感觉是那么的好听,那么的亲切,似乎和我的世界有着莫大的联系。

  【关键词】哲学思考

  1、内容摘要

  大多数人在第一眼看到《苏菲的世界》这个标题后,都会自然而然地想的这是一篇叙述性文章,用来讲一个叫苏菲的人的故事。然而,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一本有关哲学史的**”所述,这本书带给人更多的是哲学的思考。

  作者约斯坦·贾德以**的形式,通过一位哲学导师向一位名叫索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过程,揭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此外,索菲和她的老师阿尔伯特出现在席德的父亲阿尔伯特·纳格的书中,这意味着索菲和她的老师只是阿尔伯特·纳格意志的产物。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会让人分不清虚实。

  或者,它也表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人意志的产物。虽然,像纳布特·纳格一样,我们不知道自己住在谁家,但似乎我们所做得一切都是别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命运的意志中。每天,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我们都注定要失败。我也是。命运告诉我要尽我所能去了解命运。

  可以说,这本书是哲学初学哲最好的老师,因为它始终贯彻着思维的理念。跟着作者的脚部,我们会想到很多事情。当然,我是很乐意于这样做的。

  而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们有思想,思想离不开思想。可以说,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和加工的知识并不属于自己。

  2、心得评论

  这本书有许多启发。我将列出其中一些,并谈谈我的看法。

  (1) 索菲和她的老师为了逃避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不断思考,因为在她们看来,只有不断思考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一点,也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记得小学课本里就有过这么一句话“人是能够思想的苇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回避问题,而应该考虑问题。

  当然,思考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曽问过“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或许我们中的有些人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而且似乎永远都是谜。当独自徘徊时,我会问我自己“我是谁”。

  答案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你会得到不同的我。从代号来看,我是汪义平。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我是父母的女儿,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中国的公民,世界的一员。

  从我肩负的责任来看,我是一个想修身成家的人,是一个想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但每次经过一番思考后,我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我还是不清楚“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圣经》里说是上帝创造的,佛教里说是女娲造的,生物学上说是进化来的,物理学上说是宇宙大**形成的,地理学上说是版块碰撞形成的。那么上帝,女娲,原始生物,宇宙和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一切,好像始终找不到一个大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也无异于研究“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而且,前面所提及到的世界形成说,也是人们意志的产物,所以说“世界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也是无从可知的。

  那么,我将会将自己置于“不可知论”的境地,一切人们认为是可知的,并且已经知道的,都是人们自己所定义的。到底是什么样,我们也不清楚。假想一下,如果当初我们的祖先把太阳叫做“月亮”的话,我们看到今天的太阳时会说:

  “今天的月亮光好强烈呀,真热!”

  最后,苏菲和她的老师似乎逃脱了艾勃特·纳格的意志,但是事实是什么呢,他们并没有逃脱艾勃特·纳格的意志,无论他们的结局怎样,他们都只能出现在艾勃特·纳格的书里,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出现在贾德的意志里。

  综上看来,思考并不能改变什么,一切早已有定数。但我们不能停止思考,或者思考是我们击中的某个数字,或者我们活着的时候必须思考,否则我们不能称之为人类。

  (2) 如书中所述,索菲告诉她的老师阿尔伯特,她和她的老师可以影响席德。然而,阿尔伯特不同意,但索菲从他那里学到,如果一个人决定做某事,那么其他人的想法就不应该影响他们自己。我想,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得像苏菲学习,懂得如何使用“拿来主义”,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或者盲目的一概否定。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学会批判性思考。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三)祁克果认为**教可信,也可不信,二者必取其一,这是我所不赞成的。我们不能把什么问题都看的太绝对,任何两个对立面的词语都能同时应用到一件事情上。我们要做得是掌握程度。例如,**宗教中有一些精神原则我们可以赞同,但也有一些我们可以否定。

  3、结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为无论多大年纪,我们都应该保持童心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应当明确,思考才是人的灵魂。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5

  数学1班伊海华***

  记得《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我高中时候政治老师建议我们读的第一本关于哲学的书。这本书是挪威著名作家约斯坦·贾德写的。该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

  世界从**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索菲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思考古希腊至康德、祁克果至弗洛伊德等大师的根本问题。

  她利用女孩天生的理解力和获得的知识来揭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远比她想想的要离奇和离奇。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

  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不知道我会知道什么,我不知道我会发现什么,但我知道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阿尔伯特和索菲的脚步,开始了这段哲学之旅。

  索菲,一个14岁的女孩,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进入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

  ”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面纱已经层层揭开,但新的怀疑又来了。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索菲边走边想,新的哲学世界正在她面前展开。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适当的引用和扩展。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梦想和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完美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们不会失去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奇心。

  如果一个人不想知道他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事实上,我并不确定我是否能真正彻地地了解这个世界和生命的本义和起源,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我应该对我的生命和我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

  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然而,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研究哲学的孩子,金殿。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

  ”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的文艺复兴知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腾堡的出版社它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和许多其他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看着这样的作品,让我看到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完它,我不仅学到了一些东西,而且还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 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很多年后,一切都会湮灭,我会存在吗?

  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其他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种荒谬的感觉。

  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的荒谬性,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这可能是作者的最终目的。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用科学方法证明的问题,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我不认为哲学是科学,因为它没有精确的计算和测量公式。

  哲学是对未知或未知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先驱。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我们知识,但只有哲学给我们知慧。

  我们老师常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在今后的学***活中,我会更多的去感悟哲学,领会哲学带给我们无穷的魅力。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6

  纷繁复杂的各种“主义”也按时间先后一路喷涌了出来。理性主义、知性主义、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超自然主义等等。此外,为了将书中的人物抛到索菲身上,作者甚至让小红帽、芭比娃娃、泰迪熊、米老鼠等**人物不时突然出现。

  先辈们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命题留给后人,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经典。哲学家用艺术的基调来教导生活,而文人则用理性的笔触来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

  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想的世界,钦佩的世界,哀叹的世界。朱德让我们看到了哲学,希望他的后代能看到哲学的精髓!

  《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用科学方法证明的问题,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

  我不认为哲学是科学,因为它没有精确的计算和测量公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未知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先驱。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

  科学给我们知识,但只有哲学给我们知慧。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qun.com/z/5173790.html
延伸阅读
下面的“村上春树读后感”相关内容主题,是由编辑为您提供的,读完作者的作品,不少人沉浸其中,书中引人入胜的描写带给我们许多感悟。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矛盾和冲突,我
2023-09-26
我们应该怎样写一篇打动人心的读后感呢?相信很多人阅读了作家的作品后都得到了很多启发。用文字表达内心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我们整理了一篇叫做“阿拉丁神灯读后感”的读后感,希
2023-09-26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篇1这几天,我一直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这本书写了海伦-凯勒,自幼患了严重的发烧,导致她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就在这时,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海伦身
2023-09-26
呈上“韭菜读后感”的精华读物不容错过。任何一本出名的书都有着它的可取之处,作者写的这篇小说,使我们受益匪浅。写读后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欣赏作品中的细节与情节。请您认真了解以下相关内容
2023-09-26
书籍是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智慧的工具,读完作品之后,我们不妨把我们对书中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是时候将读书时的心得与感悟写成读后感了。为了方便您的阅读栏目小编编辑了这份精简易懂的“霸王龙
2023-09-26
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让大家开拓了视野。阅读之后,读后感是展现您对书籍感知和思考的平台,我们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苏菲
2023-04-10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
2023-04-10
书籍就是时代波涛当中一艘航行的思想之船,作品就是一部启迪人心的好书籍。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该由谁去评价呢?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下面将为您作详细的讲解。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夏天的
2023-07-26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很久以前,人们就对月亮有着无限的遐想。好奇心,驱使人类踏上了探索月亮的征途。《苏菲的世界》向我敞开了哲学的大门,也让我知道了好奇心的重要性。《苏菲的世界》是
2023-02-17
你是否觉得看完一本书后,写读后感十分困难?其实,在阅读时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撰写读后感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探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实质。以下是小编撰写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的相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