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成语造句和典故

字典 |

2012-09-07 00:35

|

推荐访问

成语

【 liuxuequn.com - 成语大全 】

成语名称: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庖丁解牛】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庖丁解牛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庖丁解牛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正音]  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辨形]  庖;不能写作“疱”。

[近义]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用法]  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一般作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游刃有余。

[成语故事]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意念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 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百科解释如下: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目录
  • • 成语详解

  • • 成语典故

  • • 相关成语

  • • 成语示例

  • • 现实意义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详解[回目录]

  【汉语文字】庖丁解牛

  【汉语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词语解释】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字词解释】庖丁:庖:厨师。丁是他的名。解:肢解分割。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近义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押韵词】银样镴枪头、起根发由、应对如流、擅自为谋、锋发韵流、倒背如流 

  【反义词】捉襟见肘、一筹莫展

  【英文翻译】dismember an ox as skillfully as a butcher [cook]; skilled and magical craftsmanship

  【类别】:技艺类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正音】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

  【辨形】庖:不能写作“疱”。

  【造句】 自从我参加了作文培训班后,现在写作文对我来说是庖丁解牛,得心应手。

成语典故[回目录]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2),肩之所倚,足之所履(3),膝之所踦(5),砉然(6)向然,奏刀騞然(7),莫不中音。合于《桑林》(8)之舞,乃中《经首》之会(9)。

  文惠君曰:“嘻(10),善哉!技盖(11)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12)也,进(13)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4)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5)。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窾(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綮之未尝(20),而况大軱(21)乎!良庖岁更刀,割(22)也;族(23)庖月更刀,折(2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25)于硎。彼节者有间(2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27)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8),吾见其难为,怵(29)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30)然已解(26),如土委地(3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2),善刀(33)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34)焉。”

注释

  (1)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文慧君:梁惠王

  (2)所触:接触的地方

  (3)履:踩

  (5)踦(yǐ ):支撑,接触。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6)砉 (xū)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然:《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今一本无“然”字,是。向,通“响”。

  (7)騞(huō)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8)《桑林》: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9)《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音节。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10)嘻:赞叹声(或譆:通“啊?”)。

  (11)盖:同“盍”,亦即“何”,何,怎样。

  (12)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13)进:超过。

  (14)遇:会合,接触

  (15)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16)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7)批:击,劈开。郤:空隙。

  (18)导: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kuǎn):空。

  (19)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20)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21)軱(gū):股部的大骨。

  (22)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23)族:众,指一般的。

  (24)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25)发:出。硎(xíng):磨刀石。

  (26)节:关节。间:间隙。

  (27)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28)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9)怵(chù)然:害怕的样子,这里指小心翼翼的样子

  (30)謋(huò):骨肉分离的声音

  (31)委地:委: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32)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33)善刀: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擦拭刀。

  (34)养生:指养生之道。

译文

  有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 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读‘huo’)地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一词多义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因为。)

  (2)乎

  ①技盖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相当于“于”,表比较。)

  ③依乎天理(相当于“于”,句中音节助词)

  ④而况大軱乎!(表感叹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于形容词后面的助词。)

  (3)然

  ①奏刀騞然(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4)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到)

  古今异义

  天理:古义——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依乎天理。)

  今义——(1)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2)天然的道理。(天理难容)

  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因其固然)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

  养生:(古义——指养生之道。)

  通假字

  向——响(砉然响然。)

  盖——盍,何,怎样。(技盖至此乎?)

  郤——隙,空隙。

  技——枝,枝脉。

  善——缮,修治。文中指拭擦。(善刀而藏之。)

  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

  “而刀刃者无厚”(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4) “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

练习试题

  一、基础知识。(8分)

  1.《庖丁解牛》节选自《 》,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庄周, 时期著名思想家,与 并称“老庄”,是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作解释: (36分,字音1分,解释2分)

  (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良庖岁更刀,割也()

  (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4)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

  (5)膝之所踦( )

  (6)新发于硎( )

  (7)奏刀騞( )然

  (8) 砉( )然向( )然

  (9)批大却( )

  (10)导大窾( )

  (11)肯綮( )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6分)

  ①A.良疱岁更刀 岁:每年,名词活用作状语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名词动用

  C.援玉抱兮击鸣鼓 鸣:响,形容词

  D.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德:恩德,名词

  ②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 乐: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

  B.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

  E.以无厚入有间 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6分)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

  (3)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

  (4)良庖岁更刀

  (5)族庖月更刀

  (6)虽然,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5.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

  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

  6.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2分)

  7.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6分)

  (1)第一阶段: 。

  (2)第二阶段: 。

  (3)第三阶段: 。

  8.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所衍生出来的成语: (10分)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3)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 )

  (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5)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参考答案

  1.庄子 战国 老子 道家

  2.(1)zhòng合乎(2) gēng更换(3) jiàn空隙(4)chù紧张、害怕

  (5)yǐ支撑,接触(6)xíng磨刀石 (7)huò象声词(8)huā象声词 xiǎng通“响” (9)xì通“隙”,空隙(10)kuǎn空 (11)结合处

  3.①D ②D

  4.(1)天道,自然规律(2)天然的生理结构(3)本来的样子(4)每年(5)一般的(6)(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7)通“缮”,这里是擦拭之意(8)(说得)好

  5. D

  6.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7. (1)所见无非牛者(2)未尝见全牛也(3)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8. (1)目无全牛(2)官止神行(3)批郁导簌(4)游刃有余(5)踌躇满志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楚庄王之后。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是安徽亳州蒙城人)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思想:齐物,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人生境界——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出自《庄子 逍遥游》)

相关成语[回目录]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现在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切中,正好击中. 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

  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一下子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⑥新硎初试——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亦作“发硎新试”。

  ⑦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成语示例[回目录]

  ◎譬如庄子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的许多寓言,古代文论经常运用到的,如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作为中间的一部分,它们本身不属唯心主义。

  ◎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平时多注意作文素材的积累,这样写作起来也自然会像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了。

  ◎我的老师板书清雅挺秀,朗诵范文抑扬顿挫,讲解文章有如庖丁解牛,条分缕析,透辟独到。

  ◎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英语,要想达到庖丁解牛那种驾驭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至,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现实意义[回目录]

  都说人生复杂,于是市面上有很多指导如何科学、艺术地生活的著作,但实际上被指导者看了以后,仍然还是觉得复杂,因为生活的个案实在变化太多了。

  也有人觉得人生本来简单,认为人生复杂是想出来的,只要自己不复杂,思想中就没有那么多的负担;只要自己不复杂,旁人一般也是不屑于和简单的人去角力的。但这几乎很快地被证明为是一种幻想,因为当前的社会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了。

  想到庖丁解牛。牛无疑也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向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72770.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成语大全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qun.com/z/580478.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