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怎样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qun.com/sanwen
“80后”作为当代文坛上的一股异军,猛然突起,铺天盖地,甚至还翻江倒海,红得发紫。他们在给当代文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他们的大红大紫,真的是他们写作能力的高超?实力的雄厚吗?其实不然,是因为他们高超的模仿,善于堆垒文字,媒体对他们的大肆炒作,才会有“80后”快餐式文化的风及一时。
“80后”这个名词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开始是主要是指出生与80年代后的人。当韩寒,郭净明等一批青年作家出现后,“80后”这个名词开始用于他们的身上,甚至是他们的专有名词了。当人们一提到“80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一群出生与80年代的作家的。也就是说,“80后”也就这样产生,还被用为了专有名词了。
“80后”是以韩寒为开头的,后来郭敬明,张悦然,孙睿,蒋峰等等居上后,他们的作品开始在大江南北一度畅销,有的甚至是拍成了电视剧。他们的名号开始了风及一时的弥漫。这时,媒体也出来为他们呐喊助威——大肆的炒作。就这样,“80后”就算是不想出名也由不得他了。再有著名的作家马原先生提出了所谓的重金属“五虎将”,“80后”的名声可谓登峰造极了。
“80后”的名声是那么的响当当的,那么他们的作品是不是真的如他们的名声一样呢?我们综观“80后”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并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作品中,给人是一种矫揉造作之感:要么是内容的空洞无物,要么就是在文字上的玩弄,更有甚者什么也没有,全是媒体大肆炒作的结果。他们的名声因何而起?就是内容上的超级模仿,善于玩弄文字,再加上媒体的炒作,就炼成了“80后”。在此,针对“80后”的这几处病症,作出一个浅要的分析,算是给“80后”作出一个最基本的病症报告。
一、作品内容上的超级模
在文学的创作中,总是存在一条潜规则:抄袭,模仿,甚至是复写性的拼贴。“80后”作家群在这条潜规则中表现得甚是明显,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于此,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合理的借鉴或引用。这是合情合理的,也无可厚非。二是改头换面,或明或暗的抄袭,模仿,剽窃他人的作品。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作家的真实的创作能力。“80后”作家群也干的时这样的勾当:打着自己的名号,装模做样模仿,抄袭,甚至是复写性的拼贴他人的作品。然后经媒体的炒作,公开出版。
“80后”是以韩寒开场的,那也就从他开始论述这个观点。
《三重门》是韩寒的开山之作,也是其得意之作。明智的读者看之,便觉得这是多么的熟悉的。原来这是对钱钟书先生《围城》的重新的描摹,甚至有的读者指出这是对《围城》的复写式的拼贴。对于语言表达上的相似之处我们姑且不论,先看看内容上的雷同。
《围城》: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环境中苦闷,迷茫,找不到出路,在叛逆中无处可逃,只好在“围城”中苦苦的挣扎。方鸿渐是典型中的典型。
《三重门》:以林雨翔为代表的中学生,压抑,叛逆,苦闷,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理想,只是在嬉笑怒骂中放荡着。林雨翔是代表中的代表。
在写作的手法上,韩寒也是模仿钱钟书先生的“重文轻小说”的路子,可“画虎不成反类犬”,使得《三重门》表现得干涩,生硬。
再看看青春小说家郭敬明的《幻城》。这来自何处?来自日本的漫画《圣传》,只是郭氏作出了技巧上的改头换面。而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更是大胆的:那只不过是让读者重新“温习”了我国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也为此,郭、庄甚至对簿公堂。
再来看看所谓京派作家孙睿是怎么机械的模仿石康的,这个观点大家就会一目了然了。
如果说在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对石康的《晃晃悠悠》模仿不甚明了的话,那不如来看看孙睿的《草样年华》对石康《晃晃悠悠》是怎样模仿的。
主题:石康《晃》:表现大学时代的迷茫,孤寂,晃晃悠悠,无所事事。
孙睿《草》:表现大学时代的迷茫,孤独,懵懵懂懂,无事可做。
内容:石康《晃》:主人公周文在80年代末进入北京某高校,90年代初毕业。在校认识阿莱并与其相恋,因厌学搞乐队,后乐队去厦门搞演出外遇苏黎,从此纠缠不清,导致与阿莱分手而结束。
孙睿《草》:主人公邱飞90年代末进入北京某高校,21世纪初毕业。在校期间认识周舟并与其相恋。因厌学搞乐队。一次去西安的途中遇到汤姗,与其发生关系被周舟知晓而导致分手而结束。
再来看看细节:《晃》:外校学生刘欣因乐队之事搬到华扬宿舍住。
《草》:外校学生钟风因乐队之事搬到杨阳宿舍住。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是偶然,但是,一两个偶然还可以,不会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的。聪明的读者一看就会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偶然,这是机械的模仿。
对内容,对文字,对细节的模仿,这是“80后”风起云涌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们敢于叫嚣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模仿,正对应了现代人病态的审美需求。也是如此,“80后”也才有了市场。
二、文字的玩弄给读者视觉上短暂的快感
一位批评者在新浪网上针对“80后”的作品说:“80后极度的功利和拔苗助长的方式,只会造就出无数的垃圾作品,而形成一个恶瘤,80后的作品最终走向的,只会有一个结果——溃烂,永远被历史所遗弃。”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80后”的作品会“永远的被历史遗弃”。是因为“80后”的作品是经不起历史,经不起读者的考验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是空洞无物的。虽说他们的作品是艳丽无比,很适合今天病态的审美情趣,但他们是经不起风雨的洗礼,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结果。因为他们的作品除了文字上能引起读者视觉的短暂的快感外,其他什么也不能。读者在享受了短暂的快感后,也就什么也记不起的。毕竟他们的作品没有什么深度,没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地方。文学作品不此要能让读者感动,也还要能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甚至还要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而“80后”的作品对这些什么也没有做到。
韩寒在出版《三重门》后说:“在文字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至少一百年内无人可以超越。”的确,在《三重门》中,文字的玩弄是可以让人触目惊心的,他玩弄文字的水平让人不得不佩服。但除了文字上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外,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呢?随便来两个例子我们看看我们能看见什么?
“一会儿,生煎送了上来,那生煎无愧‘生煎’的名字,咬一口还能掉下面粉来。”
“卧春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他翻译为“我蠢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这些要表现的是什么?是要说他的幽默吗?我看不是。这是他小说内容的生硬,干涩,才来点冷幽默,冲击读者的视觉器官。可聪明反被聪明误,读者连这点冷幽默也没有接受的。
在韩寒的《毒》中,他把这点更加扩大化了。除去咬文嚼字,什么也没有表达出。
在郭敬明的《幻城》中,内容可以偏激的说是两个小孩打架,引出了双方的家长而发生的事。可郭氏却也来玩弄文字,用他那寂寞、苍凉、忧伤的笔调来将画面叙述得凄美,外加宏壮,把小说的情节停滞在小学生写作文的水平上,把读者引入他虚设的艳丽的画面中去。
而蒋峰在《维以不永伤》中,也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他那画面的逼真,就不惜纸墨的在玩弄文字。他想把最小的场景用最多的文字表达出来,要其逼真而细腻。可他是在拼凑,然后又拆开,表现得乱七八糟的。其实,文字传播的是真实,是画面的还原,而不是添油加醋的捏造。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拼凑,粘贴。
“80后”的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有点水平的内容与深度。特别是在他们的名声响得他们也忘记了自己是谁的时候。他们在文字上让读者有了短暂的视觉冲击后,他们就觉得有自己有了市场,有了FANS了。其实,他们只是用文字创造了一个文字垃圾横飞的世界,也是因为病态审美情趣的蔓延的结果。
三、名声来自媒体与舆论的大肆炒作
新浪网上一位网友说:“80后似乎成了一种印钞机,只要作文写得好,又能长篇垒字的孩子,经出版商一番炒作,书就可以出版畅销。”
这是一个讲求包装的时代,一个炒作流行的时代;也是一个审美情趣病态,快餐式文化流行的年代。读者的审美病态,就让“80后”的作品有有了立足之地。而“80后”也正是用这一点让读者喜欢,他们的书就畅销。所以出版商与媒体就大肆的炒作“80后”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80后”就算不想出名也得要出名了。“80后的名声就越来越大了。
先看看媒体与出版商是怎么炒作“80后”的。
新概念捧红了韩寒,是因为他的反叛——对应试教育的反叛。然后,媒体与出版商蜂涌而上,什么“少年天才”,中国文坛的又一“钱钟书”等等灌向了他。
接着,有偶像派作家郭敬明,“美女作家”张悦然,“实力派作家”蒋峰,“小王朔”孙睿等等一系列“80后”的登场。这些多是媒体与出版商给他们贯上的名号。
有了“80后”这一名词后,更是风起云涌,接下来的称为让许多人不敢恭维:什么“80后十大作家排行榜”,“80后第一人”等等也纷纷出炉。
马原先生又来了一个“80后‘五虎将’”,更是让“80后”找到了一个文坛中的有力支柱。紧接着就有了“80后‘五大才子’”,更有人说出了“八十年代后生要灭九十年代文学”,口气更是大得吓人。
2004年10月,孙睿《草样年华》在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上被33个国家购买了版权,媒体又是将孙睿炒上了天,而石康的《晃晃悠悠》却鲜为人知。
可以说,如果没有媒体与出版商大肆,刻意的炒作,“80后”的名声是不可能如此的“振聋发聩”的。也不会有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如果把他们与老一辈作家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除去媒体与出版商的大肆,刻意,不切实际的炒作,“80后”的作品最多也就是一种娱乐性的文字而已。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很多人都是误信了媒体与出版商天花乱坠的炒作,是被蒙蔽了的。
是媒体与出版商把“80后”捧上了文学的圣殿的。
“80后”在如今的声望势如破竹,一路向北,大有翻江倒海的力量。他们现在是时代的宠儿,是人们心中的天才,是许多文学梦想着趋之若骛的偶像。许多的读者是把他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飞了的那种宠爱。
仔细的看看,仔细的瞧瞧,“80后”真的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吗?我看不象。他们有真的文学修养吗?没有。至少说没有太足的文学修养,因为他们的作品内容来自模仿或抄袭,他们的手法是玩弄文字来刺激读者短暂的视觉快感,而他们的名声来自媒体与出版商的炒作。读者应该明白,文学不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是抒写真情,传递真实,引起读者共鸣的。而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感的娱乐性的东西。
莫言说:“小说是要有自己的气味的。”可“80后的作品中,让人感受到的不是他们自己的气味,更多的是从别人身上转嫁来的臭味。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80后”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天才。是媒体,出版商,是他们对文字的玩弄,是他们对他人的模仿,甚至是抄袭炼就了他们。另外,也有这个年代中的病态审美情趣一类的东西。
主要参考资料:
《十少年作家批判书》黄浩,马政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告别80后.小说卷》陈景尧,吕晶主编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三重门》韩寒著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