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为了让您更加深入了解“环太平洋观后感”,留学群的编辑精心撰写了一篇详尽的文章。相信您也想了解如何撰写出色的作品观后感吧。优秀的作品总是让我们赞叹不已,观看过程中常常引发各种不同的感慨。这时候,我们可以写下一篇观后感,但需要不断突破思维的界限,创新自己的表达方式。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实际依据!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1】
pacificrim对电影业意味着什么?
这跟日本动画水平没什么关系。
无论最终的票房和票数是多少,从电影制作技术上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一句话来概括,电脑特技终于在光影上完成了对传统摄影的超越。
光照师第一次超越了摄影师。
在pacificrim发布之前,不管你在欧洲和美国有多少顶级电脑特技工作室。有一个**法则:cg的灯光不好。如果你学习照明,最好的老师是绘画,其次是摄影。
一直以来,电脑特技系统的光影风格都是由两个人主导的。一个是卡拉瓦乔。我们谈论的所有史诗风格都是模仿卡拉瓦乔。
谁抄得越好,谁就越史诗大气。就是那种红黑强色对比加大面积的黑影。可以这样说,你看1000部战争史诗大片,有999部都是这种风格的。
如果是人物特写,光照就抄伦布朗。三点布光加体积渲染散色。把人脸泡在体积光里。
1000部大片中的特写,有999部都是这个抄这个。
可以说,在cg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光影大师。每个人都在抄袭。谁抄得越彻底,谁就越艺术水平越高。
再牛的天团,光影上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老实的讲,cg技术上的限制,这两种光影效果是都打不出来的。
与是大家都是在拼合成,在后期调来调去。
与期说是打火机做的,不如说是合成器做的。
这幅作品的特点是,任何时候停顿都和油画一样。
多数制作团队其实连光影设计运用的都少,只能做日光下的镜头。拿个球作环境光采样,再作个球谐分解。质感主要是靠位移帖图跟画材质。
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但cg只是映射的艺术。
但帕西菲克拉姆迈出了惊人的一步。
虽然静态上是没人能超越卡,伦宗师。
但是动态的电影,完全可以玩剧场的舞台光照,这完全是哪一个维度的扩展。
pacificrim场景放在香港雨夜。用霓虹灯跟海浪来打光。主光源的动态的怪兽。这种黑、花、亮、能开能关的光影样式,完全是照搬舞台灯光。
这方面的cg并不意外,但没有人敢玩。
原因很多:
1散射不足,别说质感,主流的cg夜景连机体伦廓都看不出来。
2有材质能量不守恒的问题,一般的技术作雨景,作出来不是高反光,倒像小灯泡。
3还有一堆视觉色彩控制的问题。简单说,你拿自家单反去拍实景,也拍不出这种效果。不是特亮就是特黑。静态ps清理,动态完全是另一回事。
cg圈想玩舞台光想了十几年了,终于被ilm玩出来了。
当然,ilm已经把人们从渲染器变成了照明工具。(都是挖spi的)
所以我敢在镜头附近玩弄海浪和雨水。光源靠近面部,将镜头的前开关放好。
这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疯狂。
皮克斯看了之后,他知道伦德曼的市场地位并没有得到保证。
害怕从ilm挖人,重写了renderman,拍了一部新的短片放在monster大学门前,还玩了雨夜街景。
想告诉同行们,我能renderman还能对付舞台光照。
在pacificrim之前,cg是绘图的艺术。
继pacificrim之后,cg是光影艺术。
这是全球电影制作行业苦等了十年的奇迹。
从明年开始。好莱坞特效就要开始开玩光影了。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2】
其实吧,托罗这次释放的巨型“钢铁侠”、成串儿“变形金刚”、狂轰滥炸到处破坏以及肉搏巨怪所带来的集体狂欢,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好莱坞电影工业最新水准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一整个时代少年梦的集体燃烧,擦,写这句话的时候我也热血沸腾了!
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动漫元素和世界设定,这次在真人大荧幕上得到了彻底的释放,汹涌而来的狂潮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机甲热和怪兽热,满足老宅的同时,也将造就新一批的机甲怪兽迷。
其实仔细想想当年在电影院看变形金刚3首映,中间机器人打架那一段儿愣是差点儿睡着,相比起机器之间的肉搏,机械和生物肉体的战斗大概更吸引人。说句实话,这个电影槽点挺多,无数人在走出电影院会还是要这么问:干嘛要抡拳头打怪兽?干嘛要用亮剑砍怪?人类强大的武器千千万,何苦用这么原始的方式去和怪兽单挑?但是这种电影从来就不是能用正常逻辑来理解的电影,又不是盗梦空间哪来那么多逻辑,图的.就是效果!打怪兽就打怪兽,打怪兽哪需要那么多的理由借口?作为一名电影观众,谁考虑过怪兽的感受。图个爽,满足下机甲爱好者和特摄片拥簇就是了。
另外,这部电影的致敬实在红果果,被翻译成“天马流星拳”的火箭飞拳(Elbow Rocket),好像是出自一部Sci—fi Movie,具体电影名儿我记不得了;至于那个后方控制室的“天童”,其实该是直接致敬《数码传动战士》中的电童。其余的就让我想到了像是《机动战士高达》、《EVA》、《铁人28号》、《哥斯拉》、《变形金刚》之类的就不用多说了。
而且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环太平洋》里的香港街道,非常像《攻壳机动队2》里的香港街道。其次,托罗还是个怪兽迷,他痴迷于制造各种奇形怪状的怪物,不过吧,个人认为,除了四代巨型怀孕飞兽,其他怪兽给人的印象还不够强烈,就像是海底那三个大家伙,气是可以设计得更加震撼,让深海恐惧症的影迷们体会到最深层的恐惧,不过有点儿遗憾,我觉着给我的视觉冲击不够大。
对我个人来说,机器人对战怪兽的题材看的不算少,但《环太平洋》的魅力在于其对机甲和怪兽的巨大化,而且凭借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实力,将打斗场面和巨兽外形都做得精美壮观。当对打主角们变得格外巨大,甚至是以前的几十几百倍般巨大之时,那么对视觉和感官的刺激也会格外被放大。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3】
昨天上完古筝课,我和老爸去福建大剧院电影院看《环太平洋》,这是一部惊险中带着恐怖的科幻大片,因为怕里面的怪兽,我经常要捂住眼睛。对于科幻恐怖片我真是又爱又怕,爱中带怕,怕中带爱。以前看《xx》也有这种感觉。
我给《环太平洋》9.9分!怪兽画的太恐怖啦!
有些像翼龙,有些像章鱼。它们不是恐龙的后代就是水母的后代。
这部**实际上就说人类要环保卫生,不要乱扔垃圾,因为怪兽最喜欢的就是肮脏的地方,而且片中最脏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香港,是怪兽的最爱,这简直是对香港最大的鄙视,最大的侮辱!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部电影的第二个主题是进化论。怪物从第一代进化到第六代,人类机器人装甲也从第一代进化到第五代。人类和怪无止间的斗争是无止境的。据说导演还是想拍续集,这很正常,因为他们可以进化到n代。
第三,影片明显是在炫耀美国和日本,贬低中国和俄罗斯。不仅中国和俄罗斯的机甲不堪一击,一下就被怪兽灭了,太菜了!但是美国和日本的机甲非常强大。他们把怪物打得粉碎。美国帅哥和日本美女拯救了人类和香港!
而且,美国将军非常勇敢。像轰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有像日本神风特攻队一样,为了保护队友,以自杀的方式攻击怪物,这部电影把美国人民炸上天了!《阿凡达》却是贬低美**人的,把美军比喻成无耻的拆迁队。所以,《阿凡达》要比《环太平洋》高尚一些,因为它会自我批评。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4】
演员:导演是墨西哥的吉尔莫,他之前代表作有《地狱男爵1.2》《潘思的迷宫》《变种DNA》,本人很喜欢你个导演,他的电影都围绕怪兽创作,对于跟他一样是怪兽迷的我,当然是严重的喜欢!至于影片男女主角我确实不认识,都是生面孔,都是找二线演员来拍。普尔曼算是里面最大牌了,就是《地狱男爵》主角,应该也是导演的老死了,要不也不会专门找这个角色给他做
音乐:全场电影只有一种背景音乐吗?怎么从头听到尾都这种声音,还有这个背景音乐每次听都有一种哥斯拉出场时候的经典旋律,算是致敬吗?要是音乐方面再下点功夫就更完美了。
3D:好多人说看这部电影配合3D效果画面会好暗,我想说完全不用担心,光度适中,观感下来非常舒。反观当年我看的《加勒比海盗4》才叫惨不忍睹。那些说画面过暗的,可能你在二三线城市吧,影院设备不完善,没有用双机看。。说说3D效果,效果开始还是可以,潜入海底会有浮游生物飘过来你面前感觉,之后往后就没有这种强烈效果了。
机体:作为中国观众毕竟期待中国暴风赤红的威武表现,很可惜,我们伟大天朝机体在出现不到两分钟就给怪兽秒杀,俄罗斯机体更是一个马桶形状,死得也很惨,最后就是美国机和澳大利亚机体拯救了世界。
提示:等字幕出来五分钟,还有彩蛋的,请各位观众不用那么急着离开。。。。。。
总结:宅男的机甲梦,女孩回避。如果你儿时是看日本机站片渡过的童年,那这一部你不容错过,保证完你机甲梦!!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环太平洋》观后感 _550 字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动人心弦的电影——《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精彩,刺激,非常好看。
这个故事讲的是 2012年 11月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一只怪兽由太平洋海底的一个洞穴中出现,接着攻击了城市。有三座城市毁灭于旦。
自从这一次遭受到巨型怪兽的攻击后,此后数十年间,不断有怪兽从海底的未知世界冒出,攻击洛杉矶等太平洋沿海城市。怪物种类越来越多,攻击越来越多,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世界笼罩在死亡和恐惧的阴影中。为了保住这座城市,人们决定创造自己的怪物-机械战士。
每个机甲战士必须由两名人类技师操控。机甲装备重型铁甲和最先进的攻击**。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怪物终于被消灭,用来传送怪物的缝隙也被炸掉,世界恢复了和平。
我最喜欢本片的主人翁:罗利。当他的哥哥亚希(机甲战士副驾驶)被怪兽杀死时,他愤怒极了,开启能量大炮把怪兽轰死,自己一人驾驶机甲来到浅滩;当麻子沉溺在记忆中迷失神智,准备发射大炮炸毁基地时,是他奋不顾身闯进麻子的记忆里,用尽了一切办法,终于将她唤醒,同时也阻止了一场灾难发生;影片要结束时,他们进入缺口,为了不让麻子受到伤害,他先让麻子坐救生舱逃了出去,自己却留在机甲里引**弹,要知道那随时可能送命。
罗利是个伟大的人。
看了这部电影,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像罗利一样,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努力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战”!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6】
这是头一部像模像样的机甲电影,与大国沙文内核的同类片相比,一颗向高达致敬的心让《环太平洋》与众不同。毫无疑问,它创造了一个罕见的视觉效果奇观——传统特效和数字特效的结合创造了一个壮丽逼真的场景,cg制作的怪物与真实的镜头无缝融合。由人类战士使用通感操控的贼鸥战甲队和来自平行宇宙的庞大硅基生命体海上对峙,声势浩渺雷霆万钧;每个画面都充斥着末世审美情趣,摇摇欲坠的人类城邦与哥斯拉般的巨型怪兽从未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在一款高科技电子游戏的喧嚣中,无所不能的美国英雄主义被稀释到几乎完全看不见的地步,而主角的存在也十分单薄。为了避免打斗的混乱和金属镜头的色差会提前将观众吹到灾难疲劳的状态,影片安排了一些零散的片段来中和激烈的混战。成功或失败都不容易。这些小桥段光亮而无力。
比如汉纳姆与菊地凛子的搏斗,朗·普尔曼创办的怪兽器官黑市,两个举止癫狂的科学怪胎以及差点儿演成《异形》戏码的怪兽胎儿,若即若离地附着在故事主线的四周,仓促开始仓促结束,既没推动剧情,也没给电影自己加分。强塞零散桥段的代价是缩减精彩搏杀场面,冗长铺垫之后匆匆忙忙把怪兽送回老家,清楚是机甲电影却看不过瘾机甲大乱斗,废话连篇的台词和无休止的创伤回忆像是生在这部电影上的天花。
“地狱男爵”朗·普尔曼算是片中最出彩的演员,但他的演技还没来得及打开就合上了,而菊地凛子呆板的浓妆让人想起《生化危机5》里的李冰冰,伊德瑞斯·艾尔巴一定是被角色自己束缚了才表现得像新人一样惊慌失措,伯恩·高曼从电视剧到电影的逾越还需要等待好机遇。本来,出于对特效大片的宽容,没有人会指望《环太平洋》有《盗梦空间》般复杂的编剧,如此欠缺说服力的台词加上演员们不尽如人意的表演却让铁皮战甲成了空壳,也让这部电影与史诗级的殿堂错肩而过。假如演员能再有点儿追求,《环太平洋》说不定就能从b级片风格里脱胎换骨。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7】
在第一时间观看了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感觉非常的好,好久没写电影评论,今天因为有个姑娘让我写“观后感”,所以,我也来交作业了。特效部份就不说了,两个字:极品。
好莱坞做的片子都会有一个“灵魂”贯穿全片支撑着它的精神,如果没有那就是个烂片。这部的精神就是“通感”,只有两个能完成通感的人才能开动拯救世界的机器人。通感是两个人彼此进入对方的记忆里,同时也将回顾自己的记忆,而人类总是选择痛苦的回忆来记忆,快乐的事情很快就会忘记。那一句:“不能停留在记忆里,那不是现实。”就是撑起全片的灵魂。人类总是喜欢回头看,不论是看自己的还是看别人的,揪住一个点不放,抓的越紧,痛苦的越是自己。
演员部份,先说最酱油的,三胞胎福满堂。宣传期出现三胞胎的时候,我是抱着满心的期待从片头一直看到他们出战,直到黑人老大宣布他们牺牲了,我发现,三支超大瓶的酱油啊。
最爱的当然是女主,菊地凛子 Rinko Kikuchi,一看到这个女人出现在萤幕心中就暗笑,值回票价了。第一次看她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或许是由村上转移到她身上的喜爱,一下就爱上了这张文艺面孔。然后是凯神要求看《通天塔》后,发现那个女生怎么有点眼熟,哦原来。到今天,看到她一袭黑衣背心短发挑蓝跟男主用木棒比试的瞬间,被折服了,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帅气迷人,她的眼泪和坚定都深深打动着我,无疑她是这部里最出彩的一道风景。对,我爱这样的女人。
至于结局,梗有点老,好在也是皆大欢喜。黑人老大说,你会在通感里不断地见到我,所以不用害怕失去我。我左边座位的女生哭了不停的用纸巾擦眼睛,我只是睁大了眼睛尽力想把屏幕看得更清楚。那个讨人厌的儿子也抱着父亲,我什么都知道,你不用说。我们总是不善于表达,总在某些个关头才想把话说清楚,可是你从来不知道哪一天,或许就晚了。就像我想在最后一天才说出我的喜爱,可谁又知道最后一天什么时候会来。
影片《环太平洋》除了大幅的打斗和特技效果外,还有些小惊人的手法,比如印象超级深刻的办公桌上的撞撞球。悬崖边上起飞的鸟。冰层被打穿后飞起的鱼。每一个镜头都感到它是存在意义的。最后的最后,那些个怪兽实在是太丑了。今天是这么久以来我看得场次里人最多的一场。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8】
当看着荧幕上的怪兽被美帝的机甲拳拳到肉地蹂躏,打得连爹妈都不认识,时而仰天长啸,时而暴跳如雷,我的心绪就五味杂陈,阵阵翻涌。你们有考虑过怪兽的感受吗,难道就不能直接亮出杀手锏,轰上几炮,砍上几刀,干净利落,减轻它们的痛苦吗?哦,是因为有那些一大堆的设定是吧:怪兽的血液有强腐蚀性,细胞组织败坏之后还能挥发出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空气,破坏自然环境。由此,只能依靠单纯的物理攻击,使怪兽内伤致死。不服不行,基本超越了历史上人类亲自发动的任何一场战争的理由,真不知道是谁把地球的环境糟蹋得这般模样。然而到头来,这些所谓的条条框框都成了烟雾弹,一瞧势头不对,肉搏被虐得颜面扫地之时,照样各种武器一股脑的轮番瞎砸一通。在这里,咱们国产的机甲暴风赤红无疑可以做为楷模来瞻仰,全场就只有它没有使用任何现代化热武器,被秒杀那也是深受怪兽尊重的。当然了,这应该不是山寨产品惹的祸。
我算是看明白了,口口声声说是世界级的末日,多少个城市被怪兽践踏得满目苍夷,人类命运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可事实上,却只有美帝一个国家能立于不败之林,真正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任。其他国家,要么路过,看看热闹;要么纯属耍宝搞笑;更有甚者,压根就没它们的事,只能理解成这些国家已经被怪兽闹腾得提前退出历史舞台了。中国能在此时甘当回绿叶,陪衬人家的飒爽雄姿,看来也是赚足风头,丝毫不吃亏的。
也不知能有多少观众考虑过怪兽们的感受。全片下来,貌似就只有两个怪兽直接“残害”人类的镜头。其一是,菊地凛子小时候的梦靥,但毕竟是孩童时代的记忆,不可靠不说,还极有可能只是被当时充斥电视频道的《宇宙英雄奥特曼》所潜移默化所影响的,十有八九属于瞎掰,怪兽比窦娥还冤。其二是刚刚出世,嗷嗷待哺的小怪兽,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气,贡献了一个搞笑的彩蛋,满足了人类的恶趣味,如此尽心尽力的精神,怎生不让人为之动容。再拿小怪兽它^妈来说,毅然放弃了进攻已经瘫痪的机甲,直奔Soulmate而去,或许大部分的观众还会以为它会捣毁整个避难场所,杀出一条血路来。但实际上,它也就是小心翼翼地刨了个洞,没有伤及无辜,闻了闻仰慕之久的技术老宅而已。这难道不是跨越物种阻隔、时空阻隔,从心开始的伟大沟通吗?怪兽们只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替贪婪的外星人卖命罢了,天知道它们有多少至亲至爱被威胁着。不过,技术老宅可不懂怪兽细腻的心思,决绝地选择过河拆桥,处心积虑的妄图先毁而后快之,这太伤感情了。
人类还给怪兽们分门别类,划定了所谓的“代次”。表面上,是强调怪兽的进化趋势,危机的加速凝重。可又何曾想过,那些二代、三代、四代、五代……可都是怪兽们有血有肉有纹身的后代呐。就准许勾践卧薪尝胆,不允许怪兽报仇雪恨么。那些被机甲屠戮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说起来全都是血与泪的心酸屈辱史。若再不好好练练身子板,一代强于一代,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人类的机甲用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一钉一铆铸造出来的,而怪兽们可是用真正的血肉之躯来迎战的。一边是铜臭,一边是生命,这样真的很混蛋啊。
话说回来,人类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最后关头炸毁了外星人在平行宇宙空间里的基地。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但就照北美票房的趋势来看,近几年是足够怪兽们埋葬亲人,抚平伤痛了(第二部暂定2016年)。它们只是夹在外星人与人类之间的牺牲品。它们的牺牲其实也由来已久了。早先为人们所熟知的奥特曼打怪兽,里面也满满都是善良、励志的典范级怪兽。比如,杰克·奥特曼有个能传染懒惰习惯的对手(懒惰怪兽:亚美坦拉斯),任谁碰到它都会停下手中的活,大喊一声“我不干了”,包括杰克·奥特曼自己。最后激起了一个懒惰成性少年的斗志,重拾人生。在《哥斯拉》中,怪兽到了繁殖期,母性爆发,为的只是保护自己的幼崽不受伤害,况且起因也是由于遭到了人类无端的核污染而产生了变异。这既是哥斯拉的身不由己,也是人类的自掘坟墓。在小成本独立电影《怪兽》中,男女主角一直都有惊无险地生存了下来,然而当美国大兵全副武装带来“安全屏障”的时候,生命却因此而陨落。这到底又是谁的错,谁才是真正的怪兽,是它们,还是我们自己?
人类,是时候考虑一下怪兽们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