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以下是笔者为您详尽梳理的“美丽人生观后感”相关信息,希望能提供给您所需的帮助。在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所看过的电影做出认真的记录,写下我们的观后感。观后感是把我们观影过程中获得的启示记录下来的文章,期待这篇文章能让您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
美丽人生观后感 篇1
这是一部能伤透人心的电影;这是一部忍不住哭泣和微笑的电影。随着一系列机关枪声,这部电影结束了。
《美丽人生》以一种妙不可言的方式重新诠释了残酷的战争与生命的意义。我在影片中看到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还有家庭中的欢笑和情感。以灾难为游戏,保持心理健康,微笑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怕的。
罗伯托·巴比尼没有让我们看到父亲倒在血泊中,他仍然让我们看到了最温柔的一幕,埋葬了这片荒凉。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血腥、残酷、压迫,但很容易使人们的心理不健康。但圭多的幸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充满了阳光的温暖味道。
他完美的情感管理和自我满足感真的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我们的时代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好的多。然而,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心理健康为什么成为许多人的问题。记得老师说: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个连续谱。”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管理非常重要。
这是我看的第四遍,收获与感想却是不同以往的,这次**我更注重了对主人公心理的感受与理解。
原来,美好的生活不全是衣食住行,而是精神健康、精神乐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以最好的心情和态度面对生活,即使是死后,也会变的更好。
圭多的快乐,好像完美的诠释了我们有一课的内容:快乐——从情绪管理开始。他消除了愤怒、恐惧和不安的消极情绪,用游戏的快乐态度度过了他最黑暗的时期,甚至短暂的一生。
他对情感的完美管理、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幸福感是他最宝贵的财富。这也一定是他儿子祖叔华晚年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1
美丽人生观后感 篇2
起初我认为老师放《美丽人生》这部电影和儿童游戏课没多大关系,等我认真看完后才恍然大悟。这部电影强烈的震撼着我的心灵。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讲述了纳粹犹太人的故事。在集中营的悲惨世界里,父亲为儿子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幻想。他告诉儿子,一切残忍都只是游戏,游戏的回报是一个全新的坦克。这位伟大的父亲让儿子有足够的勇气在那段时间里生存下来,童心与爱心,父爱与付出,成就了一部人间喜剧。
作为未来的一名小学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职责,但这还不够,小学正是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就像电影里的父亲,把爱带进危险的集中营。在那里,他的微笑变成了希望和天使
他爱自己的儿子,却没有去选择揭露残酷的现实,想方设法一起逃跑,而是把生死当成一场游戏,教孩子去积极地面对人生,用纯真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在他的心中留下一片阴影.于是他在世间没有洒下一丝的仇恨,成全一段美丽的人生。有时候老师可以换种方式,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和道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个女儿。我的心理好像打翻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影片中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晚,当他**之后,路过那个铁箱子时,他知道他的儿子正注视着他,于是,他装出一副滑稽的模样,惹得儿子笑出声,他仍然坚持着,坚持着使儿子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千万不要害怕,永远要微笑而乐观地去面对。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不能放过太久。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努力地抚养我。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然后微笑着承受所有的痛苦!
“美丽人生”这是对生命的诠释--爱、乐观、坚强、希望。有太多感人的场面,太多的心理感受,真诚地向影片中伟大而乐观的父亲致敬!
美丽人生观后感 篇3
《美丽人生》:战争阴霾下的月白风轻
意大利著名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的作品。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意大利。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反映战争的伟大电影。
其一,它没有采用全景式的展示,而是选取几个普通人和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际来反映;其二,即使是选取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的遭际来反映,它也没有落入一味着力于渲染那几个人和那个家庭在战争中的深重苦难的窠臼。恰恰相反,那些背负着深重的苦难的小人物在这里演绎出的种种给人最直接的观感是风趣逗乐,之后悲凉的心境才油然而生。联系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的名字本身就大出观众意料,也颇耐人寻味。
“美丽人生”?这与战争似乎是一对天然的悖论。
但你决不能因此就草率地将它理解成一种反讽。就算这样的成分,也是极少的。在我看,这个片名起得十足真诚。
影片从头到尾,画面明快流畅,从未给观众造成压抑感。在前半部,亦即在主人公们被关押进集中营之前,若不留心每一个细节,你甚至会忽略战争这一大环境,只当它是一部爱情喜剧。影片开头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德军进驻的场面,但这个镜头一晃而过,旋即转为男主角基度眉飞色舞地坐着朋友的敞篷车在乡间小路上奔驰。
除德军进驻,在影片的前半部,还有三处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一是在叔叔开的饭店里当侍者的基度冒充一个做视学官的客人去女主角黛丽所任教的学校视察时,校长请他向孩子们讲解他们的种族是世界上最优良的种族。但凡侵略,侵略者们在炮火进击的同时,总会伴随着思想上的煽动、蛊惑与奴役。
种族主义的推行便是法西斯的卑劣伎俩之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影片中,解释意大利种族对儿童优越性的依据恰恰是被法西斯鄙视的犹太人,而基度的胡说八道的内容充分暴露了种族主义的荒谬和荒谬。
意大利人比犹太人的种族优越?优越在**呢?是因为他们有两个高贵的耳廓,还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精致的肚脐?
二是在黛丽与她的未婚夫举行婚礼之前——婚礼正好在基度叔叔的饭店举行——在饭店门外,基度的叔叔抱怨他心爱的坐骑身上被那些种族主义者刷上“犹太马”的标记。然而,就是那匹“犹太马”,紧接着成为基度抢亲的好帮手。一匹“犹太马”和一个相貌丑陋的犹太侍者,不费吹灰之力地夺走了享受**厚禄的意大利人的女朋友,这也是对种族主义者以及势利眼们(如黛丽的母亲前面的表现)的绝妙讽刺。
在另一处时代背景的暗示,小主人公祖舒华已经出世并已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了。祖舒华指着种族主义者店门前的警示牌问父亲为什么“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为不使儿子蒙上作为犹太人的恐惧与自卑,基度轻描淡写地告诉儿子,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犹太人与狗,并机智地反问儿子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得知儿子最不喜欢的是蟑螂之后,他告诉儿子自己最不喜欢的是生番,然后煞有介事地说赶明儿在自家书店(其时,他已开了一家书店)门外也钉一只牌子,写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
在这里,基度对种族主义者的不屑与调侃可见一斑
战争显然不是电影的主题,然而,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我不想概括一个无聊的概念。我只想从纯粹感性的角度谈谈它给我最深刻、最先入为主的印象。先说基度对妻子的爱吧。
影片开头的乡间之旅,使基度邂逅了黛丽(那个此后被他称作“从天而降的公主”的平凡女子),并一见钟情地对她产生了爱意,之后的多次颇富喜剧色彩的偶遇巩固了他对她的爱,终于从她不得已的婚礼上将她带走。
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基度和黛丽从那匹“犹太马”上下来之后,有一个巧妙的镜头处理。先是两人前后走进一扇门,出来的则是他们活泼乱跳的儿子祖舒华,数年美好安稳的幸福时光一带而过。在集中营中,基度幸运地遇到了他的旧交,一位德**医,曾是基度叔叔饭店里的客人,因为痴迷于猜谜,而基度又长于此技,故对他特别赏识。
蒙那位德**医的庇护,基度得以在德军的餐厅里做侍者,正是有此机遇,有才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细节。乘递送碗碟的闲暇,**打开了放在墙边的唱片机,并将唱片机的喇叭筒转向窗外。他知道,黛丽一定可以听到。
唱片的内容正是他俩都曾听过的一出歌剧。身临险境,竟不忘捕捉片刻的浪漫情调,对生活的热爱,对妻子的眷爱,“有过于此乎”?当然,这也透露出基度的机智——**也可以用来报讯。
听到那段**,黛丽得以确定丈夫至少在那时还好端端地活着,终于可以略微舒一口气。影片结尾,克杜的死与他对妻子的爱有直接关系。虽然黛丽终于得救了,但科度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但他的努力足以让许多丈夫树立榜样。一个巧妙的镜头切换,小英雄祖舒华走上了舞台。
在整部影片中,与克度对妻子的爱相比,他对儿子的爱更为犀利含泪。基度对儿子的爱,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美丽的谎言体现出来的——在“美丽人生”之中,谎言焉能不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在基度那些美丽的谎言里,只不过是牛刀小试。
最叫人叹为观止的是,他把一家人的集中营之难说成一场积分游戏,并且前前后后,以一张如簧巧舌把它编造得天衣无缝。被粗暴的士兵推跌上火车,拍拍屁股站起来,竟嘻嘻哈哈地对儿子说,这是一次早有准备的生日旅行;一本正经地冒充懂得德语,把德**人残酷的集中营规矩翻译成可笑的游戏规则;干完一整天超强度的活,疲惫不堪却强打精神告诉儿子他们在游戏中积分领先……再铁石心肠的人,看到这些场景,想必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吧?还有最感人肺腑的。
已经被德国兵抓住押去枪毙了,为了不让儿子害怕,他竟边迈着夸张的步子,边满脸堆笑地对藏在墙角铁匣子里的儿子挤眉弄眼,好象是去接受奖赏似的。
当然,影片表现的不只是基度的爱,相反,爱在那里是无处不在的。黛丽对丈夫的爱同样令人震撼。爱一个人,爱一个人愿意为他放弃生命,有多少人能做到?
在电影中,黛西几乎毫不犹豫地对德国士兵撒谎说她也是犹太人。她愿意和丈夫一块受难,乃至一块赴死。进入集中营后,由于没有和孩子在一起,她含蓄地表达了对儿子的爱,但不亚于对父亲的爱。
如果看到她愁容满面近乎失魂落魄地在衣服堆里翻检儿子的衣服的镜头,我相信你会同意我的看法。那堆衣服是以洗澡之名骗进毒气室的老人和孩子脱下的,因此翻检儿子的衣服的举动,即是对儿子生命的极大关心。没有找到儿子的衣服,黛丽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祖舒华还处于无知的时代。要积极地表达他的感情是不容易的。这部电影明智地避免了这一点,采取了一种更为恰当的方法。
看到影片的最后,因一段简短的旁白,观众恍然大悟,整个故事,原来都源于祖舒华成年后的回忆。而片名叫做《美丽人生》,也就是说,在祖舒华的心目中,那一段回忆是美丽的。那么,他究竟对那些往事怀着怎样的感情,就不必我饶舌了。
即便是陌生人,也是相互爱着的。例如,基度的难友们非但没有揭破他对儿子的谎言,而且还尽量配合他。试想,在生命危在旦夕的境况之下,一般来说,人的情绪应该恶劣到极点,能做到这一点,尤为难得。
在这篇评论的末尾,我想稍微提一提我从里面挖掘出的两个隐喻。影片靠前的部分有这样一个场景。基度和他的一个朋友并肩躺在一张床上。
他的朋友很快沉如梦乡,而他难以入睡,于是他向那位朋友请教迅速入睡的秘诀。那位朋友告诉他,叔本华认为意志控制一切。对于叔本华的哲学,我直言自己一无所知。
所以无法判断叔本华真有这么一个观点呢还是只是片中的一个噱头。
不管怎么说,意志控制一切,这句话贯穿了整部影片,并成为故事得以如此发展的先决条件。试想,在法西斯横行的年头,在黑如地狱的集中营中,何来美丽?所谓美丽,除非是从心而生,亦即意志控制的结果。
所以,“美丽人生”,实则是通过意志控制得来的美丽人生。换一种对待人事的态度,怕是要整个儿颠倒过来,变成“悲惨世界”了吧?另一个隐喻关于基度编造的积分游戏。
基度哄儿子说集中营的生活是一场积分游戏,并坚信己方一定会胜出,届时将得到坦克作为奖品。诚然,这无疑是一系列绝妙的美丽谎言,但到最后联军的坦克缓缓朝祖舒华开来时,我的心不禁为之触动,省悟到它还有深一层的寓意。把集中营的折磨比喻成一场游戏,这本身就包含着对法西斯莫大的嘲弄与鄙夷,游戏的胜利也就暗示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游戏获胜的奖品坦克则是消灭法西斯的工具——倘若我们输了,坦克也将彻底摧毁我们。
基度在整场游戏(或者战争)中的心态始终是乐观的,这是构成“美丽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伟大的品质不仅仅是独善其身,还能够主动地影响你身边的一切。像主人公一样浪漫的人能够更达观地看待生活,有节奏地向前开拓。他们总是闪闪发光,好像有燃不尽的热情和乐观,有他们在,你会感到又光明又温暖。
美丽人生观后感 篇4
即使使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也会因血色沙漠的力量而黯然失色;在华丽的吊灯下,高脚酒杯中的水滴,也会在交错中染成腥黑色,渲染出沉淀的浓墨。草芥般的生命,这个比喻在人类追求欲望的战争中得到了最大体现。却只见冷漠的士兵,戴着头盔,穿着军装,拿枪顶着一个有着相同祖先的生命的头颅,或许是“敌对国士兵”,或许是平民。
我欲阻止,高声哀号“不要”,却被推到一旁,只闻惨烈的枪鸣,一阵黑白颠倒。红,白,黑,世界只剩下这三种颜色。
随即,黝黑不能见底的枪口对准了我……
... 他们只是无数受难者的缩影,无数被战争打垮的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当三个幸存,两个幸存的时候,他们似乎仍然很幸福!其中的酸楚,无奈,对人性丑恶的厌倦,又有谁人可知?
利益面前,生死之间,人的本性暴露无疑。在国内,秦的沙丘战略,隋的兄弟杨广基,唐的玄武门变,宋的陈桥兵变,外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几千年的利益战争
——如此情景,还能发出“美丽人生”的期盼,却也值得佩服了。
美丽人生观后感 篇5
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自1997年上映以来,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三十余项国际大奖,被列为全球最值得看的五十部电影之一,是高校电影欣赏课必选影片。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针对《美丽人生》的评论却屈指可数,检索到的有限篇章,要么着眼于影片的叙事,要么着眼于影片的人文底蕴,要么着眼于用影片的情节来证实人生是美丽的。这些评论无一例外的将“美丽人生”预设为影片的主题,以之作为评论的前提立论的基础。
问题是,对于影片《美丽人生》来说,如此主题真的是不言自明的吗?
影片的主题必然在影片的现实中显现。而影片的现实,即为影片的语言——画面。画面之所以能表现电影的主题,就在于画面的叙事功能。在画面的叙述中,许多事件构成了情节,在情节中,电影的主题得以表现。
如此,要把握影片的主题,必须走向影片的情节,并且首要的是走向影片的画面,去把握影片画面的所叙。然而,影片《美丽人生》所叙述的,既有主人公基多所展示的人之美丽,也有纳粹所展示的人之丑恶。仅就基多自身来说,一边通过言行举止展示了生命的存在之善,一边却通过纳粹的枪声表明了生命被毁灭之恶。
显然,基多也好,纳粹也好,就其为人来说,二者具有同一性;而存在与毁灭,就其为生命的状态来说,二者也具有同一性。也就是说,当我们怀抱着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美丽人生”的主题走向影片本身时,首先看到的却是美丑、善恶同一的悖论。这也就表明,“美丽人生”的主题并非不言自明,恰如影片的旁白所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不易说”。
因此,影片《美丽人生》的主题需要去蔽和显现,这始于如此的追问:人生何以美丽?
如此的追问引导我们走向影片本身,看影片显现了什么。我们都称电影艺术的欣赏为“看电影”,但“看电影”的“看”需要区分,因为看包含了盲目、意见和洞见。“看电影”的“看”不可能是盲目,作为盲目的看意味着看不见,不仅是在黑暗中看不见,就是在光明中也看不见,比如常说的视而不见。
“看电影”的“看”也不会是意见,作为意见的看是看过来看过去左顾右盼,停留在表面,停留在现象,但现象可能是表象或假象,未必就是真相,因此作为意见的看是未加区分的看,难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看电影”的“看”只应该是洞见。所谓洞见即英文里的insight,是看进去。
如此的“看”在古希腊那里就是理
论,理论的本义即为洞见。1p5
只有作为洞见的“看”,才能“看”出影片画面的叙述,进而“看”出影片画面所叙述的事件,并从若干事件中“看”出情节。只有“看”出了影片的情节,才有可能“看”出影片显现的主题。而作为洞见的“看”,从现象学意义上说,就是走向事情本身,在影片欣赏上,就是走向画面、事件和情节。
对于影片《美丽人生》来说,所看到画面叙述的事件是比较多的,比如基多进城、申请开书店、做酒店侍应、打理书店、进集中营、做纳粹翻译、搬铁砧、播音、晚宴捧餐、寻找多拉、被枪杀等。这些事件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组,那就是基多进城、申请开书店和做酒店侍应构成的一组,这一组事件里始终贯穿着基多和多拉的爱情线索,从进城路上、城里广场、被追途中等基多与多拉多次的偶遇到相识、到剧院基多有意接走多拉并袒露心声和订婚典礼上带多拉逃婚,构成了关于基多和多拉爱情与婚姻的情节。另一组人负责书店,去集中营,做纳粹翻译,搬铁砧,广播,举办晚宴,寻找多拉,被枪杀,他的儿子祖舒华加入,策划他和儿子祖舒华之间的游戏。
这样的两个情节又统一于基多的人生。于是我们看到,多拉和祖舒华构成了基多最切近的他者,活动在他们周围的基多的朋友、叔叔、李医生、督学、集中营的难友等则构成了基多第二层次的他者,基多的人生首先是通过他们来实现和显现的,这里面尤为突出的就是基多之爱。
有人说影片“美丽人生”的主题,内涵就在于基多之爱。但基多之爱首先需要区分,因为在西方,爱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下内涵各有不同,比如古希腊要区分eros(**)、phil(普通的爱)、agape(神的爱),中世纪强调上帝恩惠的爱,近代则是和公民之间自由平等相关的博爱,现代才是在存在的主题下对生命或生活自身的爱,后现代的爱则是欲望的直接
表达。2
作为1997年上映的影片,《美丽人生》中基多的爱,如申请登记开书店和集中营里的诸多事件所表明的,应该是现代意义上对现实的生命或生活本身的爱,而不是有些人所说
的宗教之爱5
。在西方,宗教爱主要指中世纪对上帝恩惠的爱。作为恩惠的爱,要求首先爱自己,其次爱亲朋,还要爱敌人。
影片中对基多的爱显然只限于他自己和他的亲戚朋友。这就是说基多的爱是有限的和有限的,不像上帝的爱只强调给予。
这种对基多的爱显然不是基多一生的全部,因为除了爱,生活中没有爱,基多的爱取决于基多的不爱。基多不爱的表现有赖于另一方面,即作为纳粹反动势力,它不仅是集中营中的纳粹势力,也是非集中营中的纳粹势力,如社会中的反犹太分子和墨索里尼的**机器。正是这样的他者让基多的爱与不爱显现出各自的边界,也让基多的人生显现出边界——生与死的边界。
那么,若说“美丽人生”的主题就体现于基多之爱,显然是忽视了人生中基多之不爱的存在。若依然坚持影片的主题就是“人生是美丽的”,那就意味着人生中基多之不爱也是美丽的,这正是前面所说的美丑、善恶同一的悖论。如何理解这一悖论是把握电影主题的关键。
我们不妨先回到影片的片名。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曾说过,他拍的影片《美丽人生》片名来自利昂.
托洛茨基所说的话。当托洛茨基得知他将在流亡墨西哥期间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花园丽的妻子,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无论如何,生活是美好的。
如何理解托洛茨基的感慨,贝尼尼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诸如此类托洛茨基的感慨与影片相关联的问题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托洛茨基说出了“人生是美丽的”,更重要的是,贝尼尼将“人生是美丽的”作为了自己影片的主题。
如果把这部电影放在西方思想史的时代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古希腊,美的不是生命,而是整个和谐世界;在中世纪,美的时上帝;在现代,美的时人的理性。只有在现代,美丽的才会是人生。这是因为,于古希腊的世界、中世纪的上帝和现代的理性不同,现代思想的主题是存在。
虽然在现代思想中,存在也需要区分,比如尼采的存在是创造力意志,是生命的冲动和追求,海德格尔的存在是真理的发生,是既显现又遮蔽的林中空地,马克思的存在是社会实践,是人的物质生产劳动2p131,但现代思想的开端在于现实给予性,这是可以明确的。正是在现实给予性上,人不再是为神(古希腊的诸神、中世纪的上帝、近代人自身的理性)所规定,而是为存在所规定。只有在规定的存在中,人作为生命、存在和生产者才能凸显,即生命才能凸显。
托洛茨基的情感和贝尼尼的电影正是对这一时代主题的真诚回应。
但也许这部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在回应时代主题的同时,引导我们进入了对人的现实的沉思,从现实的意义上追问人的本质,那就是:为什么生命是美丽的?
托洛茨基清楚地知道他随时可能被暗杀,但他仍然后悔生活是美好的。它给了贝尼尼什么样的启示?显然,作为一种美好的生命,最根本的不是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意义,因为在时间意义上,人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是及时地进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而动物只能是本能的生命活动;人是自由的,动物是不自由的。
如果这样,那人之生的美丽无疑就在于人之生的自由,也即,影片《美丽人生》没有说出但想要说出的是人的自由。
首先,人的自由在于自己的规定,这取决于人与自己的区别。虽然人首先要区别与物、动物和神,但最根本的还是人与自身的区别,这是西方不同时代思想的主题。古希腊人与自身区分出英雄;中世纪人与自身区分出圣人;近代人与自身区分出公民;现代人与自身区分出未来的人:
在尼采的地方是超人,在海德格尔的地方是能死的,在马克思的地方是共产主义的2p135。在如此的区分中,如果能以区分出来的人(比如英雄、圣人、公民、超人、能死者、共产主义者)作为自身的规定,就有可能获得自由,反之则不可能获得自由。然而,在现代,所谓尼采的超人、海德格尔的遗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者,都是建立在对现实人的失望和否定之上的,这就意味着人在现实给予中是不自由的。
以马克思的话说,现实的人是异化的人,现实的人生是异化的人生3。而异化的本质,如果以康德的话说,就是人将人作为了手段4。那么,作为回应时代主题的《美丽人生》中,我们就看到了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残酷**,本质上正是法西斯将人作为了手段,这正是影片中所显现的基多的不爱。
但如此的不爱却属于基多的人生;从根本上说,法西斯纳粹把人作为手段也属于现实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如何美丽?前面说到人的本性依赖于人与自身的区分,但如此的区分也意味着人可能由自身规定,也可能由所区分的人来规定;前者是不自由的,后者是自由的。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自由,通过与自身相区分来克服这种不自由,并坚守如此区分所确立的自由——人性的边界。
以康德的话说,就是人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制约自己的自由意志4,也即,不是人以人为手段,而是人以人为目的。这才是人真正的自由。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生尽管容纳了爱与不爱,它总是美丽的。
于是,我们可以走向影片的结局,走向基多的牺牲和多拉与祖舒华母子的重逢。如果说现代思想的美丽在于它不仅仅否定了现实,还建构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尼采的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现实的末人更在于提出了未来的超人、海德格尔的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现实的常人更在于提出了未来的能死者、马克思的意义不仅在于否定了现实的异化劳动者更在于提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者,那么基多的牺牲无疑隐喻着对现实的否定,多拉与祖舒华母子的劫后重逢无疑建构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基多的形象意味着人对人性的坚守,如此的坚守不仅仅是在现实的人生中把人作为目的,更在于把人作为目的作为信念传承给后人,这正是基多与祖舒华游戏的深刻内涵所在,也正是贝尼尼的父亲以喜剧的方式给他讲述集中营经历6的意义所在,也正是贝尼尼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拍摄《美丽人生》的意义所在。
正像片名,那和煦温暖的阳光、那充满智慧的幽默、那深深的爱恋与舐犊之情……这些能够得上美丽人生的因素却是发生在战争阴霾之下。残酷的战争为背景使得这一切都那么难能可贵。战争是黑暗的,可主人公的心中有阳光,生活便是美好的,态度便是积极的,心理便是乐观的,画面便是明艳的,情节便是喜剧的。
偶然的邂逅了他的公主;冒充视学官对种族的一番调侃;在叔叔的饭店里左右逢源;和“公主”在雨中漫步,又骑着一匹涂有“犹太马”字样的白马带着公主逃离订婚现场;儿子大了,他对儿子说“犹太人和狗不得入内”与“蟑螂与生番不得入内”其实一样;被纳粹抓走了,妻子毅然决然的说自己也是犹太人,跟着他们到了集中营,而他更是对儿子架构了一场精彩刺激的积分游戏,他从德**官那儿“翻译”了游戏规则,他偷偷跟儿子通过广播问候他的公主,他给儿子找了一群德国小伙伴,他用餐厅的留声机为远在女营的妻子**他们曾听过的歌剧;纳粹要撤出集中营了,他对儿子说这是游戏的最后一关,将之藏了起来,他冒着危险寻找妻子而不得,却还对那些素不相识的女犯们嘱咐关心;他被纳粹军官抓住,可在儿子的视线范围内像在表演一样做着夸张的动作,为的是让这个谎圆满下,让儿子生存下……几声枪响,我们知道,基度被杀了,没有血腥,没有绝望,甚至是从容的,像这部**一直贯穿的那样。
记得一部**中有这样一句话:“爱是我们临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这样的爱,对妻子,对儿子,对整个世界,在死难面前,在战争浩劫面前,是那样伟大,那样触动心灵。
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喜剧片,充斥一些搞笑噱头,让人感觉生活是美好快乐的而已。我甚至一开始还有些讨厌基度,长相平平,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油嘴滑舌,胡说八道。也忽略了战争这个背景。
可到后来,竟是笑中带泪,像卓别林的喜剧片一样。
我已经***电影当成娱乐消遣了,加上自身向来开朗,因而为看一部电影而哭的时候很少。但当《美丽人生》到最后响起了一段平静而深情的画外音:“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这是我父亲赐予我的恩典。
”,我便再也忍不住,在电脑前哭了很久。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那么,《美丽人生》的这样的悲喜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再拼起来给人看。美好的东西碎了,你固然伤感,但若碎了还能拼起来,虽然不完整,但又是另一番残缺的美;或者说还有拼起来的希望,便在伤感中给人以希望的感动。如同**中,你对从废墟中顽强求生的人而产生的感动远远大于对早已埋死了的人的。
真正感动人心的不是悲剧本身,而是从平凡中升华的伟大。基度是一个平凡的男人,他与多拉的爱情也平平淡淡,没有家族、地位、第三者等等的阻隔,连种族的隔阂在片中都刻画的很淡,自然而然的便结婚生子了,而那场编构的游戏,跟世界大战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但基度时时都保持的乐观积极的态度和充满智慧的幽默,多拉甘愿说自己是犹太人也要跟随着家人受难,基度为了让儿子不受战争的身心摧残而编织的完美谎言,还有一同保持谎言的陌生人……平凡中升华出了人类的永恒主题,生命与爱……
片中几度描写到叔本华的意志控制的哲学。但我想,导演加这些巧合的桥段并不是为了增加噱头,而是这个哲学本身就是整个**的哲学思考,其意义并不是要说明意志对客观事物的作用,而是意志控制意志的力量。
前阵子才看过一本**叫《天堂里的小提琴》,讲的是二战末期的德国,年轻的小提琴家凯勒尔被突然传唤到了犹太人集中营,集中营的长官命令他在接下的四天里,给几十个当作实验品的犹太人表演四场小提琴独奏,来测试古典**是否能够重新唤起这些麻木僵死灵魂里的求生意识。这本**的英文名称叫thesavior,是说小提琴家是这些麻木的犹太人的救赎者么。或许这样的救赎真的有用(在**中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书中麻木的灵魂与《美丽人生》的灵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们已经心死,外界的拯救也无济于事,而《美丽人生》告诉我们真正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因而不论环境怎样只要有个美丽的心灵、美丽的意志,那么人生就是美丽的!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思想,那何不让它更美丽一点呢。